中国古代人说的是什么话
在古代官话的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官话方言 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
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
近1000年来......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着名太监
第九十七章 中国历史上10大着名太监 太监宰相第一人――秦赵高指鹿为马 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春和灭时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
入宫后暗立复仇之志,忍辱负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赏识。
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巧言厉色拉李斯下水,瞒天过海,矫诏*杀公子胡苏,将大将军蒙括史弟下狱,成功邦助胡亥篡位。
事后升为郎中令,控制朝纲。
接着赵高充......更多
修真之金丹
第一百一十一章 修真之金丹 元始祖气,朴朴昏昏。
元含无朕,始浑无名。
混沌一破,太乙吐萌。
两仪合德,日月晦明。
乾交坤变,坤索乾成。
异名同出,一本共根。
内外虚实,刚柔平均。
阴阳壁理,变化分形。
真精真气,恍惚杳冥。
坎离颠倒,运施五行。
既济生神,未济死临。
仙道谨守,鬼道邪倾。
人希天道,速避鬼门。
由仙希天,道杰长存。
天地大道,含和抱中。
玄玄之祖,妙妙之宗。
玄妙贯通,劈破鸿蒙。
窍门橐龠,朱雀......更多
修真之金丹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修真之金丹二 玄关*曲 大道本无说,妙理话难彻,玄关一点达摩诀。
上至昆仑泥丸顶,下至重渊涌泉穴。
铅为母,汞为爹,铅汞阴阳把子结,姹女婴儿一处歇。
阴阳交会曲 颠倒坎中离,龙虎风云会。
妙玄一点包天地,毫百大小人不知,返三回五透天机。
离归坎,坎归离,坎离水火运东西,婴儿姹女作夫妻。
阴盗取坎实,阳伏神离虚,三三六六分天地。
这些功夫非容易,变乾坤漏泄先天气。
西周、春秋、战国文化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西周、春秋、战国文化 (更新时间:2004-2-9 18:15:00 本章字数: 5197)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主要文化成就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五经三传 五经 “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更多
京杭大运河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京杭大运河 (更新时间:2004-9-26 1:47:00 本章字数: 1762)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更多
银川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银川 (更新时间:2004-2-13 11:09:00 本章字数: 4197) 汪一鸣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祖国大西北的重要边防城市,地处银川平原中央,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的塞上名城。
从耸入云霄的承天寺塔极目眺望,四郊景色尽收眼底。
峰峦重叠、峻峭巍峨的贺兰山耸峙于西,犹如一架大屏......更多
藏族
藏 族 第一节 固始汗底定藏族地区 一、17世纪中时前的藏族地区 17世纪初叶,卫藏地区以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首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势力,受到第悉藏巴(汉文史籍称藏巴汗,或臧巴汗)地方政权的敌视,在青海的蒙古喀尔喀部却图汗与第悉藏巴联合,更构成对黄教寺院势力的威胁,加以康(今四川省甘孜及西藏东部昌都一带的藏族地区)地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崇奉本教,与藏传佛教为敌,逮捕、迫害各......更多
吐蕃
吐 蕃 13世纪初叶,蒙古族崛起,使全国重新走上了统一的道路。
自10世纪以来,全国经历了300多年战乱、分裂的政治局面。
吐蕃各族部在全国总的形势下,也处于封建割据、分散发展的历史时期。
1206年(成吉思汗元年),蒙古族军事力量开始了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相继征服了割据一方的封建王朝和地方势力,将各民族地区统一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全国的统一是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更多
中国茶史
中国茶史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
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