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子

预知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zhī/zhì zǐ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马尾蜂

马尾蜂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wěi/yǐ fēng1.一种寄生蜂。体色赤褐,体长约19毫米。头部橙黄色。复眼褐色,有单眼三个。触角丝状,与体长相等。雌蜂尾端有产卵管长约150毫米,似马尾,故名。

马海毛

马海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hǎi máo又称“安哥拉山羊毛”。由土耳其安哥拉山羊的马海种所产的毛。有白色和褐色两种。纤维长而卷曲少、强力高、回弹性大、耐压、有蚕丝般光泽。适于织制长毛绒、人造毛皮、提花毛毯等,并可与羊毛混纺生产粗纺和精纺呢绒。

马熊

马熊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xióng1.熊的一种。也称棕熊或罴,通称人熊。身体大,肩部隆起,毛色一般为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食果菜虫鱼鸟兽等,有时也伤害人畜。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胆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熊》。

马鹿

马鹿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ù1.马和鹿。 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 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鲣鸟

鲣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niǎo/diǎo1.鸟名。体长近七十厘米,大部分呈深棕褐色,喙强而平直﹐常成群在海面低飞捕食鱼类。

鹧鸪

鹧鸪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gū1.动物名。鸟纲,雷鸟科,构成鹧鸪属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头,红色,脚短,亦呈红色。体灰褐色,腹部黄褐色,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麻雀

麻雀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 què脊椎动物,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喙黑色,圆锥状;足底、足背浅褐色。雌、雄羽色近似。头和颈部栗褐色,背部稍浅,满缀黑色条纹。尾呈小叉状。食谷类、杂草种子、昆虫等。分布很广。在中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

黄颡鱼

黄颡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sǎng yú1.鱼名。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十余厘米。青黄色,大多有不规则褐色斑纹。生活于江湖底层。我国各地均产。

黇鹿

黇鹿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lù1.鹿的一种,全身毛黄褐色或带赤褐色,有白色斑纹,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
1112131415 共2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