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
三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ú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三分
三分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fēn/fèn1.谓一分为三。 2.指三国史话。 3.十分之三。
三宝
三宝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ǎo1.三种宝贵之物。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
三师
三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ī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三张
三张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āng1.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2.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3.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
三征
三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ēng1.三国魏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的合称。
三志
三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ì1.《三国志》的省称。《三国志》,晋陈寿记载三国魏﹑蜀﹑吴历史的著作。
三恪
三晋
三晋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ìn1.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uè sān rì1.即上巳节。汉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三国魏以后改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见《晋书.礼志下》。《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唐贾公彦疏:"一月有上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艺文类聚》卷四引《夏仲御别传》:"仲御诣洛,到三月三日,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轸,并至南浮桥边禊。"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