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rén dú qiáo cuì短篇小说。冰心作。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tǎn fú bǐ nà zhì lì liáng/liàng biǎo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通过修订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后编成的智力量表。于1916年首次发表,以后又多次修订。共九十个测验项目,按年龄将项目分组,每个年龄组有六个,每个项目代表两个月智龄。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zhì dù/duó xué pà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等。继承并发展制度学派观点,仍强调制度、结构的分析,但更注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矛盾,主张“结构改革”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无产阶级道德
无产阶级道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ǎn jiē jí dào dé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的道德。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大公无私的精神,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勇敢、坚定、团结、友爱等品德。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tí (xiāng jiàn shí nán bié yì nán )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写分别后对恋人的相思之情,情意缠绵,意境深远,是作者无题诗中的代表作。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来被人传诵。
日晷
日晷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guǐ①又称“日规”。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方向和长度变化测定时刻的天文仪器。由刻有时刻线的晷盘和装在盘中央与盘面垂直的晷针组成。晷针影子随太阳运行而移动,投射在晷盘一条条代表不同时刻的时刻线上,就指示当时当地的时间。②日影,指时间:日晷渐移。
服章
服章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fù zhāng1.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 2.泛指服饰﹐衣冠。
望舒草
望舒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shū cǎo诗集。戴望舒作。1933年出版。收诗四十一首。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木下惠介(1912- )
木下惠介(1912- )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xià huì jiè (1912- )日本电影导演。曾就读于东方照相学校。1943年起任导演,成名作为《大曾根家的早晨》。自编自导的《二十四只眼睛》和执导的《楢山节考》为其代表作。执导的影片还有《冲动杀人,儿子啊》、《破戒》、《卡门回故乡》等。
朴趾源(1737-1805)
朴趾源(1737-1805)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pò/pō/piáo zhǐ yuán (1737-1805)朝鲜李朝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贵族,不应科举。1786年起历任监役、汉城府判官、沔川郡守等职。主张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制度。文学上反对拟古,主张“模写真境”,对朝鲜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为《热河日记》和《放璚阁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