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bèi lì xiàn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饷鞘

饷鞘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ng qiào/shāo1.旧时地方政府装盛送缴中央政府的税收银两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缴纳的税款。

首府

首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fǔ1.旧时称省会所在的府为首府。现在多指自治区或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 2.旧时对知府的称呼。 3.附属国和殖民地的最高政府机关所在地。

首长

首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cháng/zhǎng1.头领。 2.今指政府或部队中的高级领导人。

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cáng/zàng dà/dài/tài chén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1727年始置。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黄远生(1885-1915)

黄远生(1885-1915)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yuǎn/yuàn shēng (1885-1915)新闻记者。名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清光绪进士,曾赴日留学和在清政府任职。辛亥革命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等。1915年冬赴美国,不久在旧金山被暗杀。有《远生遗著》。

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īn chǔ bèi一国政府为维持货币发行的信用和备作国际支付准备金之用的黄金储存量。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等国家机构保管。国家的黄金储备既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手段,也是对国内金融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mǎ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德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夺取政权,宣布实行共和。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制宪会议,建立以艾伯特为总统、谢德曼为总理的共和国政府。7月通过宪法,史称《魏玛宪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停止实施《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告终。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 piàn zhàn zhēng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引起清政府财政困难。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次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战场主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以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对内排斥抵抗派,破坏和镇压人民的抗英斗......更多

黄麻起义

黄麻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má qǐ yì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2月上旬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一部分工农革命军突围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7172737475 共8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