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体
楚辞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cí tǐ/tī/bèn1.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永明体
永明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míng tǐ/tī/bèn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也称新诗体。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平上去八四声等诗歌声律,强调声韵格律,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朓、王融、范云等。
江泽民(1926- )
江泽民(1926- )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zé mín (1926- )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前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更多
法后王
法后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hòu wáng1.先秦以荀子﹑韩非为代表的"法今"的政治观。主张效法当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因时制宜。与"法先王"相对。
派遣
派遣的同义词反义词
pài qiǎn命人办公事:派遣代表团出访欧洲。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jiāng zhàn yì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更多
田园诗
田园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 yuán shī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描写恬静悠然的情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其开创人和代表作家。他的《归田园居》等诗,歌咏农村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抒写辞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感受,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古希腊的牧歌,也译作“田园诗”。牧歌的创始人是忒俄克里托斯,他的作品歌唱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
特使
特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shǐ一国派往别国执行特殊使命的临时外交代表。有政治性和礼仪性两种。执行使命一般有,就重要问题进行交涉,参加庆典或吊唁活动等。在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间,既可派遣常驻外交代表为特使,也可专门派遣特使。
狂飙运动
狂飙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áng biāo yùn dòng一译“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得名。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和赫尔德等。他们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崇尚天才,歌颂“自然”,强调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玉台体
玉台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tái/tāi tǐ/tī/bèn以南朝徐陵编选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为代表的一种诗风。《玉台新咏》选收艳歌,大多文词纤巧绮艳。后世称这种类型的诗作为“玉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