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1906-1970)

赵树理(1906-197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shù lǐ (1906-1970)小说家。山西沁水人。曾任小学教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剧团团长、报刊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曲协主席、《曲艺》主编。著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三里湾》等。有《赵树理文集》。

追求

追求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ī/duī qiú①竭力寻找或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名利地位|他一生都在追求着光明。②特指向异性求爱:他狂热地追求这位姑娘。③长篇小说。茅盾作。1928年发表。大革命失败后,章秋柳、史循、张曼青、王仲昭等几个青年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又悲观失望。有的虽不甘沉沦,想有所追求,但在社会的压迫下终遭失败,不能幸免消沉和堕落的命运。

郑振铎(1898-1958)

郑振铎(1898-1958)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zhèn duó (1898-1958)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创办《儿童世界》杂志。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并任大学教授。后旅居巴黎。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小说《桂公塘》,论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有《郑振铎文集》。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xǐng shì yīn yuán chuán/zhuàn一名《恶姻缘》。明末清初长篇小说。题“西周生辑著”。作者姓名待考。一百回。以明代中叶社会生活为背景,写一个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小说结构较松散,但语言生动泼辣,富有地方特色。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xǐng shì héng yán白话短篇小说集。明代冯梦龙编著。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四十篇。其中除《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七篇可推知为宋元话本外,其余可能是冯梦龙或明代其他文人的拟话本。所收作品对明代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描写。

钟理和(1915-1960)

钟理和(1915-196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g lǐ hé/hè/huó/huò/hú (1915-1960)小说家。台湾屏东人,生于广东。1941年到北京,一度在日本机构任翻译。1946年回台湾,曾任中学教员。著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短篇小说集《夹竹桃》等。

陈映真(1937- )

陈映真(1937-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ìng zhēn (1937- )作家。台湾台北人。1961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曾任《文学季刊》编辑。1967年被台湾当局逮捕,1975年获释。著有短篇小说集《将军族》、《夜行货车》、《山路》等。有《陈映真选集》。

陈登科(1919- )

陈登科(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dēng kē (1919- )作家。江苏涟水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后任新华社记者。建国后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安徽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活人塘》、《风雷》等。

陈西滢(1896.5.1O~1970.3.3)

陈西滢(1896.5.1O~1970.3.3)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xī yíng(1896.5.1O~1970.3.3)江苏无锡人,原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1912年去英国读中学,后入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1924年在胡适支持下,与徐志摩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文艺部主编,在该刊开辟‘闲话”专栏,发表许多杂文。另外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等人的小说.1927年与女作家凌叔华结婚,1929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更多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chūn zhī gē长篇小说。杨沫作。1958年发表。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与大学生余永泽相识并结婚。后受共产党员卢嘉川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但遭丈夫反对,两人终于分离。因叛徒出卖,林被捕入狱,出狱后加入共产党,并参与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8182838485 共8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