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瀼溪乡旧游

朝代:作者: 元结 体裁: 五古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

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

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

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

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

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

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

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

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出处全唐诗:卷241_14

嘲吴人观者

朝代:作者: 杨收 体裁: 五绝

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

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

出处全唐诗:卷517-16

嘲崔嘏

朝代:作者: 施肩吾 体裁: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出处全唐诗:卷871-11

嘲李玚题名

朝代:作者: 韦蟾 体裁: 七绝

渭水秦山照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因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出处全唐诗:卷870-15

嘲苏世长

朝代:作者: 李渊 体裁: 杂言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

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出处全唐诗:卷869-1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朝代:作者: 李商隐

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

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

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

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

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出处全唐诗:卷541-74

四时田园杂兴

朝代:作者: 范成大 体裁: 七绝 类别:记时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

注释注释:春日之五1、题原作“春游”,据《宋诗钞·石湖集》改。

2、社:即“社日”,为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秋二社,祭神时要焚化纸钱,击鼓,祭毕,以所有祭品,如酒肉等,分给各家。

3、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

4、斗草:旧时的一种儿童游戏。

犹如现今尚存的“斗鸡”。

儿童们以“斗鸡草”绾成结互斗,比其胜负。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朝代:作者: 罗隐 体裁: 五排

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

摄生门已尽,混迹世犹逢。

山薮师王烈,簪缨友戴颙。

鱼跳介象鲙,饭吐葛玄蜂。

紫饱垂新椹,黄轻堕小松。

尘埃金谷路,楼阁上阳钟。

野耗鸢肩寄,仙书鸟爪封。

支床龟纵老,取箭鹤何慵。

别久曾牵念,闲来肯压重。

尚余青竹在,试为剪成龙。

出处全唐诗:卷665-13

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更多

堂成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注释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

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

这诗便是那时所作。

诗以“草堂”为题,写的主要是草堂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

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座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从草堂可以俯瞰郊......更多

106107108109110 共216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