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古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注释:《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更多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

朝代:作者: 崔道融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出处全唐诗:卷714-15

早晴至报恩山寺

朝代:作者: 文同 体裁: 七律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释诗的开头,“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巉巉”,山石的高峻险峭。

“磴”,石级。

意思是说,山石险峭,有一条依稀可辨的石级山路。

人从拂面的松枝竹梢中穿过,露水打湿了衣裳。

这里,拂松穿竹,不是分指从竹丛中穿过,松枝拂人,而是合指穿过松林竹丛,松枝竹梢拂人。

......更多

明井

朝代:作者: 梅尧臣

显晦有难必,孰云幽不明。

深井发寒泉,光若月色盈。

阴阳信奇变,曷用究厥情。

譬彼出炎火,投薪丹焰成。

吾人勿惊异,但自汲缾罂。

明堂大礼庆成诗

朝代:作者: 程无凤

圣心翼翼对苍穹,蒇事明禋协肃雍。

玉辂晓升香雾滃,紫坛夜款瑞烟浓。

风声应律谐箫管,月色澄空映璧琮。

丹凤楼前施恩溥,欢呼三祝效尧封。

明月曲

朝代:作者: 白玉蟾 体裁: 乐府

月色一何明,不堪顾孤影。

倚楼暮风寒,举手挈衣领。

行云若相怜,徘徊西风顶。

强饮不成醉,幽情默自省。

莫道负明月,明月亦应知。

只知今夜我,不觉琼楼时。

我记在琼楼,醉弄珊瑚枝。

枝头月明好,何曾解相恼。

今夜涕汍澜,只恐朱颜老。

春从天上来 广陵冬夜,与松云子论五音二变

朝代:作者: 张翥 体裁:

还相为宫,犁然律吕之均,雅俗之应也。

不觉漏下,月满霜空,神情爽发。

松云子吹春从天上来曲,音韵凄远。

予亦飘然作霞外飞仙想,因倚歌和之,用纪客次胜趣。

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袅袅秋风。

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

嬴女飞下,玉佩玲珑。

肠断十二台空。

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

烛销红。

更锵金振羽,变徵移宫。

扬州旧时月色,叹水调如今,离唱谁工。

露叶残蛾,蟾花遗粉,寂寞琼树香中。

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

思难穷......更多

春江花月夜(二首)

朝代:作者: 唐寅

嘉树郁婆娑,灯光月色和。

春江流粉气,夜水湿裙罗。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九

月夜观雪三首

朝代:作者: 杨万里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

都将大地作月窟,仍牖碧天名雪宫。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朝代:作者: 林鸿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仇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君闻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藉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更多

106107108109110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