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朝代: 宋 作者: 仇远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注释原题: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 朝代: 明 作者: 刘崧 南北相望路七千,南风只有中盐船。故乡消息何时发,纵得书来是半年。注释原题: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余日矣未知果来否灯下独酌有怀怅然援笔题此(三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朝代: 清 作者: 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更多 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 朝代: 宋 作者: 李远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苍崖翠壁产修干,千顷萧索烟云昏。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商声恓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注......更多 仆射陂晚望 朝代: 唐 作者: 罗邺 体裁: 七律 离人到此倍堪伤,陂水芦花似故乡。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唯觉到秋忙。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却羡无愁是沙鸟,双双相趁下斜阳。出处全唐诗:卷654-72 云中乐 朝代: 明 作者: 朱曰藩 塞门杨柳未经霜,锦帕貂裘马上妆。带得相思出关去,银钗岭上断人肠。附见 人日草堂诗注释注释:(引曰:升庵先生在江阳,以画象寄我白下,揭于寓斋,日夕虔奉,如在函文。嘉靖己未人日,西域金子大舆、东海何子良俊、吴门文子伯仁、黄子姬水、郭子第、秣陵盛子时泰、顾子应祥,相约过余,觞之斋中。斋南向,先生象在壁间,诸君不肯背之坐,各东西席,如侍侧之礼。比丘圆澜罂中冷泉见饷,觅得阳羡贡茶一角,烹泉为供,以宣瓯注之,......更多 云山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注释鹤注诗言“望乡台”,当是上元元年成都作。是年羌、浑、党项寇泾陇,史思明入东都,故有“京洛”、“音书”之语。梦弼曰:此诗怀京洛而作,然京洛不可见,所见者云山而已,故首句因云山起兴,遂以云山命题。蔡琰《茄曲》:“云山万重兮归路遐。”京洛云山外①,音书静不来②。神交作赋客③,力尽望乡台④。衰疾江边卧⑤,亲......更多 五盘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注释《一统志》:七盘岭,在保宁府广元县北一百七十里,一名五盘岭。鲁訔曰:栈道盘曲有五重。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余①。仰凌栈道细②,俯映江木疏。(首记五盘岭。栈在上,江在下,岭在中间,故曰仰凌俯映。)①陶潜诗:“......更多 京城杂咏 朝代: 元 作者: 欧阳系 体裁: 七绝 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闸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出处元诗别裁集 人日寄杜二拾遗 朝代: 唐 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注释这是高適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更多 1112131415 共19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