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朝代:作者: 韩愈 体裁: 七古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更多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释注释:三五夜①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①三五夜:即十五夜。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

这两句是说,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

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

......更多

八月十四至十六日无月二首

朝代:作者: 郭印

秋中景色正萧森,月色超然重古今。

要使万方倾素采,那知三日翳重阴。

晦冥欲害天公眼,想像难忘海宇心。

决断浮云须好手,明年此夕要追寻。

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遍观霞程

朝代:作者: 张栻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更窥岩穴胜,创见为惊咋。

如何数里间,奇观相接迹。

宽同厦屋深,划若巨灵擘。

日月递光景,风云变朝夕。

石桥几年成,乳窦时一滴。

神龙旧隐处,仰视多辟易。

蜕迹凛犹存,隐隐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余波漱苍壁。

往者已仙去,来者此其宅。

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聊麾车骑退,容我且散策。

却望訾家洲,轻舫度前碛。

回首烟树林,已复......更多

公馆

朝代:作者: 姜特立

公馆当清夜,移樽近北墉。

秋声连蟋蟀,月色淡芙蓉。

六月十六日夜南溪望月

朝代:作者: 杨万里

溪水留我住,溪月愁我皈。

望後月更佳,昨宵未为奇。

大都月色好,一岁能几时。

人散长是早,月来长是迟。

初出如大瓮,才露金半规。

不知独何急,下如有人推。

忽然脱岭尖,行空安不危。

似爱溪水净,下浴青琉璃。

明珠径余尺,沈在千顷陂。

我欲剌双手,就溪取团晖。

白小忽乱跳,碎作万金徽。

须臾波痕定,化为水银池。

夜久看未足,风露欺病肌。

我能尚小留,瘦藤歌式微。

一笑顾群从,来夕肯集兹。

关山月

朝代:作者: 郑起

霜下月色白,沙飞月色黄。

征人此暴露,未有不辛伤。

满野髑髅骨,依山鱼雁行。

祁连与瀚海,惨淡更苍茫。

兵火后野望

朝代:作者: 艾可翁 体裁: 五律

江村兵火复,月色似长淮。

鼓角连秋思,风尘带客怀。

诸公朝漠北,一老哭天涯。

犹幸舂陵夜,葱葱气尚佳。

内人吹笛词

朝代:作者: 杨维桢

天室年来教春坊,紫云制曲吹宁王。

美人何处窃九漏,耳谱亦解传伊凉。

鹍弦转断黄金轴,独据胡床弄横玉。

冶情忽逐野莺飞,十指红蚕迷起伏。

御沟水暖浴鵁鶄,天地久无征战声。

芙蓉杨柳自摇落,岂识黄云边塞情。

西楼今夜月色千,内人思仙望河鼓。

白日萧条凤不来,井梧风动神乌语。

冬夕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

回首嗟淹泊,城头北斗横。

注释寒蛩独罢织(1),湘雁犹能鸣(2)。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3)。

不成高枕梦,复作繞阶行(4)。

回首嗟淹泊(5),城头北斗横(6)。

校注:(1)独,《全唐诗》注:「一作犹」。

寒蛩罢织,谓蟋蟀以天寒而止鸣。

(2)犹,《全唐诗》注:「一作独」。

湘雁,南飞之雁也。

(3)按:此写月色当窗而萌生乡情也。

(4)......更多

1617181920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