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朝代:作者: 杨万里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十五夜望月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七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注释: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郎中,名不详。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更多

南歌子

朝代:作者: 赵希蓬 体裁:

玉立亭亭树,水澌小小池。

园林遍地幻珍奇。

战罢奇鳞无数、满天飞。

云冻风威惨,天低月色微。

红绡暖帐浅斟时。

那更樽前清韵、听歌儿。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南歌子

朝代:作者: 吕胜己 体裁:

湛露凉亭馆,香风散芰荷。

晚来月色似金波。

间绿围红、同伴雪儿歌。

年少风流足,情深欢会多。

佳人月下拜嫦娥。

不似隔年牛女、望星河。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南歌子

朝代:作者: 黄庭坚 体裁: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注释注释:这首词写别情,是作者少有的不用典故的作品之一。

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 ,正与伊人依依话别。

这时正当初夏 ,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与室内昏暗的气氛恰好形成强烈对比。

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折地反映话别者的心情。

“玉人邀我少留行 ”,不仅是伊人......更多

南郊杂韵(六首)

朝代:作者: 陆容

竹宫幽邃寂无声,风静空悬五色旌。

月色照人清沁骨,万松深处数寒更。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六

又得凰字

朝代:作者: 顾元臣

梧竹绕高堂,清阴满坐凉。

春风人似玉,芳草句生香。

绿酒倾鹦鹉,瑶笙引凤凰。

诗成欢未撤,月色转回廊。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八之上

发光山

朝代:作者: 孔武仲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

忆昨北走关山中,下坂还登百千尺。

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孤作巾帻。

今朝驿道千里平,而况六幕俱空明。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檀换革旁}齧辔鸣萧萧。

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者同游邀。

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

朝代:作者: 张环

人间独有当时月,山际独无后世樵。

洲围淮口江形狭。

亭上石头月色多。

半落半开梅好处,似无似有草生时。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

(《纪事》。

又见周瑀诗中)出处全唐诗:卷114_38

朝代:作者: 焦宗古

南阳客自称龙卧,东鲁人应叹凤衰。

酿成汉帝招王母,饮罢凉州拜孟池。

芳树高低啼蜀魄,朝云浓淡极巴天。

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

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

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

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

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

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

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

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窗风枯砚......更多

5152535455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