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注释注解: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更多

月夜怀徐照

朝代:作者: 赵师秀

月色一庭深,迢遥千里心。

湘江连底见,秋客与谁吟。

寒入吹城角,光凝宿竹禽。

亦知同不寝,难得梦相寻。

月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注释:漉州:今陕西省富县。

简析: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

......更多

月夜江楼闻笛

朝代:作者: 陈言

陈子别家经年,孤身千里,抚月色之凄清,感笛声之悲惋,怅然集语,用写羁怀。

楼前澹月连江白,楼底谁家吹玉笛?

笛声愤怨哀中流,一夜愁杀江南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空掩柴扉度岁华。

双泪别来犹未断,那堪又听《落梅花》。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第五

月夜

朝代:作者: 王镃

不眠行绕石池吟,月色如银夜正深。

山路无风枯叶静,时闻露滴响空林。

月夜

朝代:作者: 赵蕃

振厉山风作,咆哮涧水喧。

不堪蛙取闹,更奈鸭能言。

月色虽云好,云浮竟自繁。

白头清不寐,止酒罢芳樽。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注释梁氏编在大历二年,今按诗云“残夜水明楼”,当是元年西阁作。

四更山吐月①,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②。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③。

斟酌姮娥寡④,天寒奈九秋⑤。

(上四咏将尽之月,下则对月自怜也。

四更山吐月,乃二十四五之夜。

月照水而光映于楼,故曰水明楼。

月魄留痕,如匣边露镜,此承吐月。

弯月挂檐,如......更多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注释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

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

国西营,指扶风军士。

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

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

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

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更多

有感

朝代:作者: 晁说之

吏隐两非空百感,涂穷浪迹亦何哉。

波涛远引月华去,风雨常将月色来。

孤学有谁同慷慨,独愁无地重徘徊。

谩谈景德祥符际,几许辞源赋八哀。

有调

朝代:作者: 王叔承

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

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

颦开镜里新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

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九

6667686970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