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朝代: 唐 作者: 徐璧 体裁: 五绝 双燕今朝至,何时发海滨。窥檐向人语,如道故乡春。出处全唐诗:卷769-29 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谢朓 分悲玉瑟断。别绪金樽倾。风入芳帷散。缸华兰殿明。想折中园草。共知千里情。行云故乡色。赠此一离声。 孝感县 朝代: 宋 作者: 张耒 萧索江千县,林端见客樯。山川错吴楚,人物混荆杨。风略寒芦阵,云迷夕鸟行。故乡同见月,谁记白头郎。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出处全唐诗:卷231_33 守岁 朝代: 宋 作者: 陈杰 阶前爆竹作惊雷,从俗何妨进酒杯。微醉偶便深阁坐,好春先入小瓶梅。焚香静阅年光转,不寐频闻夜漏催。明日买臣当五十,却思上印故乡回。 客发苕溪 朝代: 清 作者: 叶燮 体裁: 七绝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释注释:诗的前两句写作者久客异乡,虽已乘上归舟,又是顺水急流,可是思乡的愁绪仍然时时萦怀。后两句说,忽闻家乡话传进了船窗,诗人顿感无比亲切,精神为之一振,只觉得故乡的明月已挂在船头,人已到达家门口似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前后对照,构思别致,更显出思乡之情的深挚动人。 --引自“中青网”http://www.cycnet.com.cn/ 宴柳毅诗 朝代: 唐 作者: 洞庭龙君 体裁: 杂言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时忘。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永言珍重兮无时无。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荷君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出处全......更多 宿府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释注解:1、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长夜。2、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荏苒:犹辗转。3、已忍句:指自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安禄山反至写此诗,已忍受了十年的伶俜生活。伶俜:飘零之意。4、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更多 宿建德江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绝 类别:羁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注解: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2、移舟:靠岸。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韵译: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更多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释注释:桐庐山:即桐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海西头:指扬州。简析: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更多 6667686970 共19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