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雪

朝代:作者: 赵孟坚

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兴生,谩把烹茶夸婢子。

我生徒饱太仓粟,慨怀伊人常缩恧。

我才又无挥翰手,食此岂不颜增存。

浪游枉自在江湖,几年见雪一语无。

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

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

一抄入品清风生,再抄乍觉心眼明。

连抄疾啜盘已竟,肌肤起粟神魂轻。

食罢拱手谢苍天,小儒......更多

饶守陈粹中有诗见留次韵为谢

朝代:作者: 王之望

相逢一笑又相离,肠断登临送别时。

久占都亭惭重客,秋风回首片帆迟。

鹧鸪天 送人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注释: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上句言送别。

《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更多

鹧鸪天 遐观堂暮饮

朝代:作者: 姚燧 体裁:

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注释: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更多

鹧鸪天 遗山乐府下附

朝代:作者: 李治 体裁:

太一沧波下酒星。

露秘诀出仙扃。

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

兵厨晓溜玉泠泠。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更多

鹧鸪天 避酒

朝代:作者: 杨弘道 体裁:

玉帐人间绮席开。

便将红粉作金台。

诗情先自无多子,更著繁弦急管催。

香穗袅,烛花摧。

老来辜负即时杯。

白眉已任蛾眉笑,一夜惺惺骑马太一沧波下酒星。

露秘诀出仙扃。

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

兵厨晓溜玉泠泠。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闻。

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

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谁道夔龙不致君。

白头离乱不曾......更多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朝代:作者: 周密 体裁: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敧。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释注释: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

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

但因作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因此这首词较一般的送......更多

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

朝代:作者: 杜甫

有客骑骢马,江边问草堂。

远寻留药价,惜别到文场。

入幕旌旗动,归轩锦绣香。

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注释鹤注诗云“江边问草堂”,当是宝应元年在草堂时作。

有客骑骢马①,江边问草堂。

远寻留药价②,惜别倒文场③。

入幕旌旗动④,归轩锦绣香⑤。

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⑥。

(上四侍御就别,下四送别侍御。

倒文场,意气倾倒于文场。

若作到字,与问草堂重复矣。

行幕轩车,魏之行色。

沧浪,即指浣溪,所谓“百花潭北即沧浪”也。

......更多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出处全唐诗:卷175_21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

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

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

两位大诗人在......更多

8182838485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