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朝代:作者: 张先 体裁:

移得绿杨栽後院。

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

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

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

条条尽是离人怨。

注释注释: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

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在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谓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更多

赋柳

朝代: 近代 作者: 秋瑾 体裁: 七绝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注释灞陵桥是唐人送别之处,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此诗赋柳伤别。

赠别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庾信

藏啼留送别。

拭泪强相参。

谁言畜衫袖。

长代手中浛。

赠韦赞善别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

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

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注释黄鹤、单复俱编在室应元年梓州诗内。

《唐志》:东宫官左赞善大夫五人,掌传令,讽过失,赞礼仪。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

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

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上四,送别之意。

下四,别后之怀。

通首皆属叙情。

寸心违,不得遂聚首之乐也。

《杜臆》:此诗语多婉转,无限感伤,真堪一......更多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朝代:作者: 张镃

贱子夫谁问,鸣驺屡水湄。

自因闲肯顾,不是佞求知。

山槛清持茗,花蹊笑说诗。

雨风今送别,凄断湿旌旗。

送仲列王

朝代:作者: 卷刚中

去年我到柳垂金,今日君行柳再阴。

碌碌文书尝共事,匆匆岁月欢分襟。

荐才已见名难掩,送别何辞酒满斟。

梦忆西湖好风物,须烦着意细登临。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晰。

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

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

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

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

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

蔼蔼咸阳都,冠盖日云积。

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

顾我蓬屋姿,谬通......更多

送杜审言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律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释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

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

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

......更多

送梁四归东平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律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

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出处全唐诗:卷177_20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朝代:作者: 晁说之

橐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落,卧使雕山添岝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8687888990 共9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