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独不见

朝代: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乐府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

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

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更多

杂曲歌辞·独不见

朝代:作者: 王训 体裁: 乐府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

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

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

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出处全唐诗:卷26_70

杂曲歌辞·独不见

朝代:作者: 胡曾 体裁: 乐府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出处全唐诗:卷26_74

杂曲歌辞·秋夜曲

朝代:作者: 张仲素 体裁: 乐府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注释注释:这首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抒情细腻,结构工巧。

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

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更多

杂曲歌辞·秋夜长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乐府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

愁人不寐畏枕席,暗虫唧唧绕我傍。

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袅袅,千声万声鹖鸟鸣。

出处全唐诗:卷26_81

杂曲歌辞·空城雀

朝代:作者: 刘驾 体裁: 乐府

饥啄空城土,莫近太仓粟。

一粒未充肠,却入公子腹。

且吊城上骨,几曾害尔族。

不闻庄辛语,今日寒芜绿。

出处全唐诗:卷25_33

杂曲歌辞·空城雀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

所虑往损频,官仓乃害尔。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

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出处全唐诗:卷25_32

杂曲歌辞·突厥三台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乐府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出处全唐诗:卷26_59

杂曲歌辞·竹枝

朝代:作者: 孙光宪 体裁: 乐府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出处全唐诗:卷28_5

杂曲歌辞·竹枝

朝代:作者: 孙光宪 体裁: 乐府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出处全唐诗:卷28_5

96979899100 共22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