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逝世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对于他的一生,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
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
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省一位美术教师的家里。
由于受家庭的熏陶,毕加索4岁开始作画,7岁就崭露头角。
后来,他进入美术学校学习。
15岁时,毕加索的画《第一次......更多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
不过南北两地依旧各行其道:美国南方在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着黑奴制,北方则发展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制。
到了19世纪中叶,这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障碍。
1860年,以呼吁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扩张而著称的林肯当选了美国第16届总统,南方奴隶主感到大权旁落,于是开始制......更多
“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失事
1955年4月11日,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和随同前往采访的中国、波兰和奥地利记者共11人,他们是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
记者:沈建图、黄作梅、杜宏、李平、郝凤格;
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王明芳;
波兰记者斯塔列茨;
奥地利记者严裴德。
此外尚有印度高级驾驶员德·克·贾塔尔上尉和其他7名机务和服务人员。
他们乘坐由代表团包用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更多
苏聪获得奥斯卡奖
1988年4月11日,由中、意、英合拍的故事片《末代皇帝》在洛杉矶举行的奥斯卡金像奖授奖大会上获9项大奖。
而其中最佳作曲者之一,是我国青年作曲家苏聪。
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奥斯卡奖的获得者。
30岁的苏聪生于音乐世家,其父苏夏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苏聪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
1982年毕业后,他又自费求学于西德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班,19......更多
加加林——世界首次飞行太空的人
加加林,世界第一名航天员,苏联英雄。
1934年3月9日生于格扎茨克区克卢希诺镇。
1955年从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参军。
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同年成为红旗北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
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
1961年4月12日,他驾驶“东方”1号飞船完成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使人类从太空观察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
“东方”1号飞船于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更多
中央军委海军领导机构成立
1950年4月14日,中央军委海军领导机构成立。
此前,1949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曾提出:我们要组建一支海军。
同年3月,在给“重庆号”起义官兵的复电中又指出,除了陆军,我们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战火中诞生了,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
继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以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在沿海北部和南部地区,又先后组建了海军部......更多
中国国航一架客机在韩国釜山坠毁128人遇难
2002年4月15日上午10时40分(当地时间11时40分)左右,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67—200客机在韩国金海市池内洞附近的神鱼山坠毁。
据介绍,这架客机的编号为B2552,4月15日早8时37分执行北京—釜山航班任务(CA129),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预计飞行2小时后到达釜山机场。
当时釜山机场大雾,能见度低。
约10时40分左右,这架飞机在金海市坠毁。
机上飞行员3人,乘务员8人,旅客15......更多
《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受到批判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以三个版的篇幅,发表了一批批判《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的文章。
1961年,《前线》刊物请邓拓开辟一个杂文专栏,邓拓约历史学家吴晗和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廖沫沙轮流撰稿。
栏目定为《三家村札记》。
《三家村札记》及邓拓在《北京晚报》上写的《燕山夜话》对当时一些“左”的错误和不良作风有所批评和讽刺,深受读者欢迎。
1966年3月28日至30日,毛泽东同康生等人谈话中点名批评......更多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后亲自签发的命令。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被消灭殆尽,蒋介石却仍然妄想作垂死挣扎。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
但这只是一个骗局,他依然大权在握,国民党政府也根本没有改变其顽固的反动立场。
他们玩弄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发表和平声明,散布和谈烟幕,企图以实现和平的名义......更多
以色列和黎巴嫩达成停火协议
1996年4月26日晚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耶路撒冷宣布:以色列和黎巴嫩已达成协议,以军与黎真主党于当地时间4月27日凌晨4时起停火。
以黎停火协议的基本内容有: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承诺不向黎境内平民开火;
建立一个由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组成的观察委员会,以监督各方遵守停火协议的情况;
叙利亚承诺限制黎真主党的行动,以色列同叙利亚恢复和谈。
以黎停火协议是在以军连续16天对黎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黎1......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