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际成立
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它的正式名称叫“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
它是国际工人运动 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1848年的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欧洲无产阶级的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857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一度处于低潮的工人运动 又重新高......更多
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是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境内三湾村进行的一次整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
三湾村地处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较大的村庄。
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
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
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更多
我国与日本建交
日本Japan,全称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位于东亚太平洋西部的岛国。
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
人口12443万1992年10月,主要为大和族,约有2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教盛行。
首都东京。
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靠进口。
西方经济大国,工业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107美元1993。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大豆。
畜牧业有奶牛、肉牛、猪、马、......更多
安理会决定撤销对海地制裁
1994年9月29日晚,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944号决议,决定自阿里斯蒂德总统返回海地的第二天起,撤销以前安理会各决议中对海地的制裁措施。
这个决议是以13票赞成,2票弃权得以通过的,俄国、巴西投了弃权票。
决议再次要求海地军事当局尽快下台,恢复合法的海地政府,并表示将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完成任务后部署联合国海地特派团。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学贤大使在投票后发言。
他说,中国代表团一直关注着海地局势的发......更多
陕西省发生丹凤氰化钠泄露事故
2000年9月29日凌晨2时50分左右,陕西省宝鸡市丹凤县个体司机胡宝林由湖北省金牛化工厂拉运5.2吨剧毒物质氰化钠,行至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时翻入铁峪河,其中5.1吨氰化钠泄露河道,大部分渗入河床。
事故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火速派出环境监理人员和环境监测专家赶往事故现场。
由于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此次事故的污染威胁基本控制在14公里以内。
据监测,截至10月1日,14公里外的武关河断面氰化钠的含量下降到0......更多
博茨瓦纳独立
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于此。
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
1836年,布尔人(南非荷兰人)占领。
1885年,英国人取代布尔人,并将该地北部划为英保护地,南部为英属贝专纳。
英属贝专纳于1910年并入南非联邦。
北部保护地于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博茨瓦纳”在茨瓦纳语中意为“茨瓦纳人的土地”。
国歌:《博茨瓦纳共和国国歌》。
面积:582000平方千......更多
关贸总协定召开特别会议
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8年,其宗旨主要是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消除关税壁垒和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
到1985年,关贸总协定共主持过7次多边贸易谈判。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非关税壁垒为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正常发展。
1985年9月30日,关贸总协定召开缔约国特别会议,会议商定举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1986年9月,......更多
我国与文莱建交
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
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北部。
面积5765平方公里。
人口29.6万人1995,马来人占65.2%,华人占20.4%。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还有佛教、基督教等。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
森林面积469046公顷。
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
独立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多样化政策,力图改变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00文莱元1994。
中国建桥史上“第四座里程碑”——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000年9月30日上午,铁道部和安徽省在芜湖长江大桥上举行该桥建成通车典礼。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与参加大桥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的代表以及芜湖市各界人士一起,热烈庆祝这座被称为中国建桥史上“第四座里程碑”的大桥胜利建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对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作了重要批示。
他说: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使我国桥梁建设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更多
科尔出任西德总理成为战后德国在任时间最长的政府总理
赫尔穆特·科尔,1930年4月3日出生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1947年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
195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至1976年任莱茵兰——法尔茨州总理。
1973年起担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
1982年10月1日社会民主党人施密特总理在“建设性不信任投票”中下台,科尔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这是基督教民主联盟在野13年后重新执政。
科尔上台后扩大国家投资,鼓励私人建厂以增加就业机会,并采取紧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