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
lán①本指门前的栅栏,后泛指栏杆。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处,潇潇雨歇。
”②阻隔。
《战国策•魏策》:“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有河山以~之。
”③残;
晚;
将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阑单】⒈精疲力尽的样子。
⒉不整齐的样子。
【阑干】⒈同“栏杆”。
⒉纵横交错的样子。
【阑珊】将尽;
衰落。
阙
què①古代宫殿门外两侧左右相对高耸的建筑物。
《古诗十九首》:“两宫遥相望,双~百余尺。
”②借指宫殿或京城。
《杜少府之任蜀州》:“城~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quē①通“缺”,缺口;
豁口。
《三峡》:“两岸连山,略无~处。
”②通“缺”,缺点;
过失。
《出师表》:“必能裨补~漏,有所广益。
”③通“缺”。
削弱;
亏损。
《烛之武退秦师》:“若不~秦,将焉取之?
”jué通“掘”,挖掘。
《郑伯克段于鄢》:“若~地及......更多
阽
diàn①临近。
《汉书•文帝纪》:“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于死亡。
”②面临危险。
贾谊《论积贮疏》:“安有为天下~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
阿
ā词头,多用在亲属名称或人名的前面,盛行于魏晋以后。
《孔雀东南飞》:“~母谓~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颜氏家训•风操》:“梁武小名~练,子孙呼练为绢。
”ē①〈名〉山陵;
大丘。
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
”②〈名〉山湾。
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
”③〈名〉屋角翘起来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阁三重阶。
”④〈动〉曲从;
迎合。
《韩非子•有度》:“法不~贵,绳不挠曲。
”(......更多
陀
tuó山坡。
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侧身复登~。
”duò崩塌。
《淮南子•缪称训》:“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
”
陂
bēi①山坡;斜坡。
杜甫《渼陂行》:“半~已南纯浸山。
”②水边障K的堤岸。
《史记•高祖本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梦与神遇。
”【引】筑堤防水;壅塞。
《国语•吴语》:“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汉,以象帝舜。
”③积蓄水的池塘。
苏轼《上皇帝书》:“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
④傍,靠近。
《后汉书•冯衍传》:“~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引】顺着;沿着。
【又】旁边;侧边。
《汉书•礼乐志》:“腾雨......更多
附
fù①附着。
《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之。
”②靠近;
贴近。
《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山,杰然特起。
”③依附。
《信陵君窃符求赵》:“胜所以自~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六国论》:“齐人勿~于秦。
””④归附;
归顺。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操者,逼兵势耳。
”⑤捎;
寄。
《石壕吏》:“一男~书至,二男新战死。
”【附益】增益。
查询
际
jì①边际;
边缘处。
《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涯。
”②分界;
区别。
苏轼《应制与上两制书》:“古者有贵贱之~,有圣贤之分。
”③空隙;
缝隙。
《张衡传》:“覆盖周密无~。
”④(彼此之)间。
《韩非子•难一》:“君臣之~,非父子之亲也。
”⑤(某事物)当中;
(某范围)之内。
《归园田居》:“开荒南野~,守拙归园田。
”⑥接近;
交接。
《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
”⑦时候;
时期。
《六国论》:“且燕......更多
限
xiàn①阻隔;
险阻。
《战国策•秦策》:“南有巫山、黔中之~。
”②界限;
边界。
《登泰山记》:“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至于泰安。
”③门槛。
《后汉书•臧宫传》:“宫夜使锯断城门~。
”④限度。
《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暴秦之欲无厌。
”⑤限制;
限定。
《中山狼传》:“狼非羊比,而中山之岐可以亡羊者何~?
”
陵
líng①大土山。
《柳毅传》:“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谷。
”②帝王的陵墓,泛指一般的坟墓。
《促织》:“执图诣寺后,有古~蔚起。
”③通“凌”。
侵犯;
欺侮。
《荆轲刺秦王》:“而燕国见~之耻除矣。
”《后序》:“贾家庄几为巡缴所~迫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