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
ǎi①树木茂密的样子.裴铏《题文翁石室》:“古柏尚留今日翠,高眠犹~旧时青.” 〖又〗盛多的样子杜甫《雨》:“行云递崇高,飞雨~而至.”②和蔼;善美.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如也.”③笼罩;遮蔽.朱淑贞《弔林和靖》:“不识酌泉拈菊意,一庭寒翠~空祠.”④通“霭”.云气.江淹《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崦嵫生暮霞.” 〖又〗云集的样子.《管子•侈靡》:“~然若夏之静云.”【蔼蔼......更多
虫
chóng①爬虫,昆虫,虫子。
《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鸟兽,往往有得。
”《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
”②动物的总称。
《女娲补天》:“狡~死,颛民生。
”huǐ毒蛇。
《山海经•南山经》:“羽山……无草木,多蝮~。
”(蝮虫:蝮蛇。
)【注】虫,“蟲”,原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
“虫”为㈡义,音huǐ;
“蟲”为㈠义音chóng。
今“蟲”简化为“虫”。
【虫沙】旧时比喻战死的士兵......更多
解
jiě①解剖;
分割。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牛。
”②解开;
解下。
《公输》:“子墨子~带为城。
”③解除;
消除。
《荆轲刺秦王》:“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
”④溶解;
溶化。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波色乍明。
”⑤排解;
化解。
《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⑥解围;
撤围。
《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去,遂救邯郸。
”⑦解脱。
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
《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
讲
jiǎng①讲和;
构和。
《史记•甘茂列传》:“樗里子与魏~,罢兵。
”②研究;
讨论。
《柳毅传》:“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火经。
”③讲求;
重视。
《谭嗣同》:“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中外之故,国主变法。
”④讲解;
解说。
《梁书•阮孝绪传》:“后于钟山听~。
”⑤讲习;
练习。
《教战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武。
”⑥行;
用。
《芋老人传》:“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钧礼。
”
诉
sù①诉说;
诉苦。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似~平生不得志。
”②上诉;
控告。
《书博鸡者事》:“以两竿夹揭之,走~行御史台。
”③辞酒不饮。
陆游《蝶恋花》:“鹦鹉杯深君莫~,他时相遇知何处。
”
详
xiáng①详细;
详尽。
《原毁》:“其责人也~,其待己也廉。
”②弄清楚;
详细地知道。
《孔雀东南飞》:“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
”③安详。
宋玉《神女赋》:“性沉~而不烦。
”④旧时下级把案情向上级报告请示。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至案下。
”yáng通“徉”。
假装。
《史记•项羽本记》:“见使者,~惊愕。
”【详平】周密公平。
【详练】详审,熟习。
诰
gào①告诉。
《尝书•太甲下》:“伊尹申~于王。
”(伊尹:人名。
申:重。
)②皇帝给臣子的命令。
李阳冰《草堂集序》:“潜草诏~,无人知者。
”③告诫;
劝勉。
《国语•楚语上》:“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也。
” 《尚书•多方》:“成王归自奄,在宗周,~庶邦。
”④文体的一种,用天告诫或勉励。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之体也。
” 【辨】告,诰,诏。
“告 ”和“诰原来都......更多
说
shuō①陈说;
讲说。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如此。
”②说明;
解说。
《离骚》:“众不可户~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③言论;
说法;
主张。
《鸿门宴》:“而听细~,欲诛有功之人。
”④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
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
《黄生借书说》:“为一~,使与书俱。
”shuì劝说;
说服。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王万端。
”yuè通“悦”。
喜欢;
高兴。
《论语》:“学而时......更多
谄
chǎn①谄媚;
巴结;
奉承。
《冯谖客孟尝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谀之臣,开罪于君!
”②巴结别人的言语或行为。
《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于后。
”【辨】谄,谀。
“谀”是用言语奉承,“谄”则不限于言语。
“谄”“谀”二字连用时,不再有这种区别。
【谄骨】指谄媚的人。
【谄泪】假哭以求怜悯。
【谄笑】装出笑脸巴结人。
【谄谀】巴结讨好,一味迎合别人。
豚
tún①小猪;
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郑县人卖~。
”②指豚形的器物。
《论衡•率性》:“未入孔门时,戴鸡佩~,勇猛无礼。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