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
lì①乖张;
不讲请理。
《荀子•荣辱》:“果敢而振,猛贪而~。
”②暴戾;
凶暴。
《五蠹》:“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
”③到;
至。
《与朱元思书》:“鸢飞~天者,望峰息心。
”④罪;
罪过。
曹植《责躬》:“危躯授命,知足免~。
”【戾止】⒈到来。
⒉穷尽;
止境。
扬
yáng①举起;
扬起。
《登泰山记》:“大风~积雪击面。
”②飞扬;
翻腾。
《祭妹文》:“纸灰飞~,朔风野大,阿兄归矣。
”③响亮。
《张衡传》:“振声激~,伺者因此觉知。
”④发挥。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欲其明。
”【扬长】大模大样。
【扬厉】雄壮;
威武、高亢奋进。
【扬扬】⒈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
⒉自若的样子。
抑
yì①按;
向下压。
与“扬”相对。
《老子•七十七章》:“高者~之,下者举之。
”②压抑;
抑制。
《治平篇》:“禁其浮靡,~其兼并。
”③抑郁;
低沉。
《琵琶行》:“弦弦掩~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表示轻微的转折,可译为“可是”、“不过”。
《隆中对》:“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⑤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欤?
”【抑配】强行摊征税物。
【抑......更多
抗
kàng①抗拒;
抵御。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此难乎?
”②匹敌;
相当。
《游黄山记》:“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
”③刚正;
刚直。
《后序》:“初至北营,~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④高;
高亢。
《马伶传》:“迨半奏,引商刻羽。
~坠疾徐,并称善也。
”⑤强;
超过。
《过秦论:“谪戍之众,非。
于九国之师也”【抗礼】行对等的礼。
【抗论】1.直言不阿屈。
⒉争论而不相上下。
【抗言】⒈高声说话。
⒉对面交......更多
抟
tuán①把东西捏聚成团。
《考工记•鲍人》:“卷而~之。
”【引】结聚;
集中。
《商君书•农战》:“国力~者强,国好言谈者削。
”②圆。
《九章•橘颂》:“曾枝剡棘,圆果~兮。
”zhuān通“专”,专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心揖志。
挚
zhì①抓;
攫取。
《吕氏春秋•忠廉》:“~执妻子。
”②诚恳;
恳切。
王士桢《诚斋诗集序》:“于师友之际,尤缠绵笃~。
”③通“贽”。
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
”④通“鸷,凶猛”。
《史记•货殖列传》:“若猛兽~鸟之发。
”⑤通“至”,到来。
《吕氏春秋•孟春纪》:“霜雪大~,首种不入。
”⑥通“至”,极点。
《汉书•窦田灌韩传赞》:“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而颠坠。
”
振
zhèn①举;
举起。
《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
”③奋起;
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更多
挺
tǐng①拔出。
《陈涉世家》:“尉剑~,广起,夺而杀尉。
”②挺直;
伸直。
《劝学》:“虽有槁暴不复~者,輮使之然也。
”③突出;
冒出。
《雁荡山》:“既非~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
”④不屈;
不服。
《陈州粜米》:“则这攒典哥哥休强~,你可敢教我亲自秤?”⑤根。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南墙钜竹千~,俨立若相持。
”【挺挺】正直的样子。
据
jù①按着;
靠着。
《订鬼》“梦见夫人~案其身而哭矣。
”《游黄山记》:“手向后~地,坐而下脱。
”②依靠;
凭借。
《过秦论》:“~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③占据;
占有。
《赤壁之战》:“已~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④凭据;
证书。
《金史•礼部》:“中选者,试官给~,以名报有司。
”⑤依据;
根据。
《毛遂自荐》:“诚能~其势而奋其威。
”⑥通“倨”,傲慢。
《战国策•齐策四》:“~慢骄奢,则凶从之。
”
揉
róu①使木弯曲以造车轮等物。
《管子•七法》:“朝~轮而夕欲乘车。
”【引】使顺服。
《诗经•大雅•崧高》:“~此万邦。
”②杂;
错杂。
《世说新语•文学》:“皆粲然成章,不相~杂。
”③用手来回搓或擦。
王建《照镜》:“暖手~双回,看图引四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