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①水源。

【引】根源;

本源。

《货殖列传序》:“此四者,民所认食之~也。

”后来写作“源”。

②推究;

推求原因;

探究。

《伶官传序》:“~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

”③平原;

原野,指战场。

《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

”④再。

《灌园叟晚逢仙女》:“你可要这花~上枝头么?”⑤赦免。

《三国志•张鲁传》:“犯法者,三~然后乃行刑。

”【原本】书的初刻本。

事物之所由起。

追溯事物之由来。

【原人】谨慎老实的人。

biàn①变化;

改变;

发生事变。

《涉江》:“吾不能~心以从俗兮。

”《察今》:“譬之若良医,病万~,药亦万~。

”《赤壁赋》:“盖将自~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②变通;

灵活应变。

《柳敬亭传》:“此子机~,可使以其技鸣。

”③事变,突发事件。

《隆中对》:“天下有~,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xū①叹息;

叹气。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五十六》:“怀宝空长~。

”②表示惊疑、惊叹。

《史记•蔡泽传》:“~!

君何见之晚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可惜哉!

tóng①相同;

一样。

《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

”②同一。

《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姓。

”③一致;

统一。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④附和;

随同。

《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俗自媚于众为善。

”⑤参与;

干预。

《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⑥共同;

一起。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列。

”【同案】明清时称同一......更多

gào①告诉;

报告。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离之,惧其不已也,~之于帝。

” 《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之。

”②祭告(鬼神)。

《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先帝之灵。

” 《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

”③称:说。

《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病。

”④请求。

《杨修之死》:“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免。

”⑤告发;

控告。

《陈州粜米》:“点......更多

jǔ品味,细嚼。

司马相如《上林赋》:“~嚼菱藕。

”zǔ通“诅”,诅咒。

《宋史•卢修传》:“咒~君王。

shàn①好;

善良。

《〈论语〉六则》:“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愿无伐~,无施劳。

”《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听,大~;

不听,可使击之。

”【又】具有杰出的(惊人的)成就。

《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

”【又】认为……好。

《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之。

”②喜欢;

羡慕。

《归去来兮辞》:“~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陌上桑》:“罗敷~蚕桑,采......更多

jiā①美好;

美好的。

柳宗元《愚溪诗序》:“~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②赞美;

嘉奖。

《师说》:“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③感激;

感谢。

《叔向贺贫》:“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吾子之赐。

”④欢乐;

高兴;

喜悦。

《促织》:“上大~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嘉惠】对他人所给予的恩惠的敬称。

【嘉玉】祭祀用的玉。

【嘉乐】⒈古代钟鼓之乐。

⒉嘉美喜乐。

bèn①尘土;灰尘。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尘~四起,居人骇散。

”②尘土飞扬。

《新唐书•郭子仪传》:“尘且~,飞矢射贼。

”③聚;积聚。

陆游《监丞周公墓志铭》:“当是时,自郡至属县,流民~集。

”④涌出。

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日数千言,~然溢出。

”⑤并;一齐。

《明史•王\\@传》:“山东、河南饥民就食者~至。

”⑥通“笨”,不灵活。

lǒng①田埂。

《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上。

”②坟。

《荀子•礼论》:“故圹~,其貌象室屋也。

”③通“陇”,山名。

4142434445 共8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