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
zǔ①诅咒。
《晏子春秋•谏上》:“百姓之咎怨诽谤,~君于上帝者多矣。
”②盟誓。
《左传•宣公二年》:“~无畜群公子。
”《后汉书•西羌传》:“乃解仇~盟。
”
识
shí①知道;
懂得。
《谋攻》:“~众寡之用者胜。
”《石钟山记》:“汝~之乎?
”②认识。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
”③识别;
辨认。
《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耳。
”④知识;
见识。
张衡《东京赋》:“鄙夫寡~。
”zhì①通“志”。
记;
记住。
《论语》:“默而~之。
”②通“帜”。
标记;
记号。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宛然。
”查询
诉
sù①诉说;
诉苦。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似~平生不得志。
”②上诉;
控告。
《书博鸡者事》:“以两竿夹揭之,走~行御史台。
”③辞酒不饮。
陆游《蝶恋花》:“鹦鹉杯深君莫~,他时相遇知何处。
”
诐
bì①偏颇;
邪僻。
陆九渊《与张辅之》:“古之所谓曲学~行者,不必淫邪放僻。
”②巧言谄媚。
《汉书•礼乐志》:“民渐渍恶俗,贪饕险~,不闲义理。
”
诟
gòu①耻辱;
侮辱。
司马迁《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莫大于宫刑。
”②骂;
辱骂。
《后序》:“直前~虏帅失信。
”【诟病】嘲讽;
指责。
【诟厉】辱骂;
责骂。
又作“诟詈”。
厉,病。
该
gāi①具备。
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
”【又】完备;
包括。
《后汉书•班固传》:“仁圣之事既~,帝王之道备矣。
”②当;应该。
白居易《洛下卜居》:“~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
”③欠。
《红楼梦》:“人家~咱们的……算一算。
”
诫
jiè①告诫;
警告。
《北史•萧琮传》:“赐梁之大臣玺书,~勉之。
”②警戒;
戒备。
贾谊《治安策》:“前车覆,后车~。
”
诰
gào①告诉。
《尝书•太甲下》:“伊尹申~于王。
”(伊尹:人名。
申:重。
)②皇帝给臣子的命令。
李阳冰《草堂集序》:“潜草诏~,无人知者。
”③告诫;
劝勉。
《国语•楚语上》:“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也。
” 《尚书•多方》:“成王归自奄,在宗周,~庶邦。
”④文体的一种,用天告诫或勉励。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之体也。
” 【辨】告,诰,诏。
“告 ”和“诰原来都......更多
说
shuō①陈说;
讲说。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如此。
”②说明;
解说。
《离骚》:“众不可户~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③言论;
说法;
主张。
《鸿门宴》:“而听细~,欲诛有功之人。
”④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
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
《黄生借书说》:“为一~,使与书俱。
”shuì劝说;
说服。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王万端。
”yuè通“悦”。
喜欢;
高兴。
《论语》:“学而时......更多
诵
sòng①朗诵;
朗读。
《赤壁赋》:“~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背诵。
《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记。
”③述说;
颂扬。
《毛遂自荐》:“左右未有所称~,胜未有所闻。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