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
地肤 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1、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3、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4、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5、血......更多
地黄
地黄 释名: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1、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更多
地锦
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更多
伏翼
伏翼 释名: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气味:伏翼:咸、平、无毒。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主治:伏翼:1、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2、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足,......更多
附子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加......更多
柑
柑 释名:木奴。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 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蛤蜊
蛤蜊 释名:气味:肉:咸、冷、无毒。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1、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开水磅下。积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2、白浊遗精。用蛤蜊粉(煅)一斤、黄蘖(新瓦炒过)一斤,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了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雀目......更多
钩吻
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古砖
古砖 释名:气味: 主治: 1、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2、眼睛红、肿、痛。取浸在粪池中为时很久的新砖,放在阴湿处,等砖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脑子和匀,点患处。 3、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4、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寒号虫
寒号虫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1、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2、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