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草
鸡肠草 释名:气味:味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2、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3、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4、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5、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鸡冠
鸡冠 释名:气味:(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1、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2、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痔久转瘘。用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加水二碗煎汤多洗。 4、下血脱肛。用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加糊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白......更多
及己
及己 释名:亦名“獐耳细辛”。气味:(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 主治: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用及已煎汁浸洗。
见肿消
见肿消 释名:气味:酸涩、有微毒。 主治:1、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2、一切肿毒。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和匀,贴患处。贴时留头,药干即换。用再加金线重楼及山慈姑更好。
浆水
浆水 释名: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 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更多
酱
酱 释名:气味:咸、冷利、无毒。 主治:1、汤火伤。用酱涂。 2、中砒毒。用酱调水服。 3、妊娠下血。有微不足道酱二升,去汁,取豆,炒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妊娠尿血。用豆酱一大碗,熬干,加生地黄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疬疡。用酱清调石硫磺细末,每日涂搽。
降真香
降真香 释名:紫藤香、鸡骨香。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 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附方:降真香,现亦省称“降香”,临床上与丹参配合,用以治疗因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芥
芥 释名:(茎、叶)辛、温、无毒。气味: 主治: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2、漆疮
金星草
金星草 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金牙石
金牙石 释名:亦名黄牙石。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