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子

侧子 释名:气味:辛、大热、有大毒。 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新华通讯社,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慈石

慈石 释名: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了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每天取此水煮粥吃。过一年,体质转强。  3、阳萎......更多

灯火

灯火 释名:指用胡麻油或苏子油点燃的灯气味: 主治:  其他如鱼油、禽兽油、菜子油、棉子油、桐油、豆油、石脑油(即石油原油)等所点燃的灯火,都对眼睛有害,不能和来治病。  小儿的凉风、昏迷、搐搦(抽筋)、窜视(眼珠隐在上眼睑里)等症及头风胀痛等,都可用灯火治疗。在小儿诸惊中,病孩仰向后者,以灯火照灼其囟门和两眉间的上下方;眼睛翻上不下者,应照灼脐的上下;不省人事的,应照灼手足心和胸部;手紧握、目往......更多

地锦

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更多

冬瓜

冬瓜 释名:名白瓜、水芝、地芝。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一......更多

蛤蟆

蛤蟆 释名:惊蟆气味:辛、寒、有毒。主治:        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  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兰草

兰草 释名:(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气味:(叶)辛、平、无毒。 主治: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附方:兰草和兰花,在植物学上根本不是同一科的东西,但许多人没有作仔细的实际观察,往往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连对本草有研究的寇苕(宋人)和

络石

络石 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3、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更多

漆 释名: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1、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2、妇女血气痛。用湿漆一两,熬一顿饭时间,加入干漆末一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丸,温酒送下。怕漆人不可服。  3、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4、妇女经闭或腹内症瘕。用干漆一两(打碎,炒烟尽)、牛膝末一两、生地黄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浓,做成丸......更多

前胡

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67891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