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

女贞 释名:贞女、冬青、蜡树。气味:(实)苦、平、无毒。 主治:1、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百丸,酒送下。十多天之后,体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又能变白发为黑色,强腰膝,起阴气。又方:用初冬采收后阴干的女贞实,酒浸一日,蒸透晒干,取一斤四两;夏季采收并阴干的旱莲草,取十两;晚春采收并阴干的桑椹子,取......更多

青葙

青葙 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

鹊 释名:飞驳鸟、喜鹊、干鹊。气味:(雄鹊肉)甘、寒、无毒。 主治:石淋、消渴、四肢烦热、大小肠涩。  

神曲

神曲 释名:气味:甘、辛、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虚寒反胃。治方同上。  3、暴泄不止。用神曲(炒)二两、蒜萸(汤泡,炒)半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4、产后晕绝。用神曲......更多

生姜

生姜 释名: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3、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4、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更多

石胆

石胆 释名: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气味:酸、辛、寒、有毒。 主治:1、风痰。用石胆粉一钱,温醋汤调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儿用量酌减。  2、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3、口舌生疮。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每次取少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数次,病愈。  4、走马牙疳。用红枣一个,......更多

石花菜

石花菜 释名:枝。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      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石脑油

石脑油 释名: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气味: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附方:石脑油就是现在所说的石油原油,虽为古代烧炼家所重视,但后世很少用以入药。

蜀葵

蜀葵 释名:戎葵、吴葵。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更多

黍 释名: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气味: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丹黍米:甘、微寒、无毒。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7172737475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