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
拼音:qīn wánɡ 首字母大写:QW五笔:us ggg 亲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爵位名。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后以皇帝的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沿用。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级称和硕亲王,蒙古贵族也有称亲王的。
合门使
拼音:hé mén shǐ 首字母大写:HMS五笔:wgkf uyh wgk 合门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唐末﹑五代有合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五代以来,多以处武臣。宋置东﹑西上合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处外戚勋贵。绍兴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合门事,官未至者称同知合门事,在知合门之下。参阅《宋史.职官志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济农
拼音:jì nónɡ 首字母大写:JN五笔:iy pe 济农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代蒙古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以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蒙古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
克勒
使相
拼音:shǐ xiānɡ 首字母大写:SX五笔:wgk sh 使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一字封
拼音:yí zì fēnɡ 首字母大写:YZF五笔:g pb fffy 一字封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封爵上仅冠一字。《元史.哈剌哈孙传》:"阿忽台有勇力,人莫敢近,诸王秃剌实手缚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孙力争之,曰:'祖宗之制,非亲王不得加一字之封。'"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哈剌哈孙传》:"世祖之世,燕﹑秦﹑梁﹑晋诸王,皆皇子也。自武宗嗣位,而越王秃剌始以宗室得封。由是齐﹑楚﹑豳﹑宁﹑济﹑定以宗族,鄃﹑鲁以驸马,皆得一字之封,皆自秃剌启之。"参见"一字王"。
雍正帝(1678-1735)
拼音:yōnɡ zhènɡ dì (1678-1735)首字母大写:YZD(1678-1735)五笔:yxt ghd yuph (1678-1735) 雍正帝(1678-1735)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
爱米丽雅·迦洛蒂
拼音:ài mǐ lì yǎ · jiā luò dì 首字母大写:AMLY·JLD五笔:epd oyt gmy ahty · ekp itk ayu 爱米丽雅·迦洛蒂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本。德国莱辛作于1772年。瓜斯塔拉公国的统治者赫托勒亲王在爱米丽雅举行婚礼的日子,派人杀死她的未婚夫阿庇阿尼伯爵,并将她掳至别墅,企图霸占她。爱米丽雅的父亲为了使女儿免遭侮辱,亲手将她杀死。
贝勒
大元帅
拼音:dà yuán shuài 首字母大写:DYS五笔:dd fqb jmh 大元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全军之最高统帅。辽以太子﹑亲王总军﹐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又以大臣总军马之政﹐有大元帅﹑副元帅。清季以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民国以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后废。参阅《续通志.职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