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拼音: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ɡé mìnɡ wěi yuán huì 首字母大写:ZGGMDGMWYH五笔:k l l n ip af wgkb tv km wfc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民革”。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8年成立于香港。由中国国民党中的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拼音: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dì yí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 首字母大写:ZGGMDDYCQGDBDH五笔:k l l n ip txh g uq wg l wa ge dd wfc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孙中山主持大会。出席代表一百六十五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张国焘、瞿秋白、毛泽东等。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选出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党改组的基本完成。
中国国民党
拼音: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首字母大写:ZGGMD五笔:k l l n ip 中国国民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国民党”。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本部设于上海,孙中山任总理。随后,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北伐,但终因陈炯明叛变而失败。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进行了推翻北洋......更多
国民党
拼音:ɡuó mín dǎnɡ 首字母大写:GMD五笔:l n ip 国民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1912年8月,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合并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等几个党派组建的资产阶级政党。
杜聿明(1905-1981)
拼音:dù yù mínɡ (1905-1981)首字母大写:DYM(1905-1981)五笔:sfg vgk je (1905-1981) 杜聿明(1905-1981)的同义词反义词
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张学良(1901- )
拼音:zhānɡ xué liánɡ (1901- )首字母大写:ZXL(1901- )五笔:xta ipb yv (1901- ) 张学良(1901- )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汉卿,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1928年张作霖死后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党政府。曾任国民党政府委员、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6年4月与红军达成联合抗日协议。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陪蒋飞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台湾。
邓演达(1895-1931)
拼音:dènɡ yǎn dá (1895-1931)首字母大写:DYD(1895-1931)五笔:cb ipgw dp (1895-1931) 邓演达(1895-1931)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辞职前往苏联。1930年回国,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进行反蒋活动。1931年被捕,在南京被秘密杀害。
新三民主义
拼音:xīn sān mín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XSMZY五笔:usr dg n y yr 新三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更多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拼音:chá hā ěr mín zhònɡ kànɡ rì tónɡ ménɡ jūn 首字母大写:CHEMZKRTMJ五笔:pwfi kwg qi n www ryw jjjj m jel pl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更多
蔡廷锴(1892-1968)
拼音:cài tínɡ kǎi (1892-1968)首字母大写:CTK(1892-1968)五笔:awf tfpd qx (1892-1968) 蔡廷锴(1892-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爱国民主人士。广东罗定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广东陆军武备学堂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随叶挺、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脱离革命队伍,曾任国民党政府第十九路军军长、副总指挥。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犯上海时,率十九路军进行抗战。1933年11月参与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8年参与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著有《蔡廷锴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