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

拼音:shí yè 首字母大写:SY五笔:pu oh 实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工商企业。

实业计划

拼音:shí yè jì huà 首字母大写:SYJH五笔:pu oh yf aj 实业计划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名《物质建设》。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一书组成部分。1919年全文发表。共提出六个计划。包括在渤海湾建北方大港,杭州湾建东方大港,广州建南方大港,建造十万英里铁路,发展工业和采矿业等。提出在坚持独立和主权前提下利用外资办实业的主张。

实业家

拼音:shí yè jiā 首字母大写:SYJ五笔:pu oh pg 实业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1. 拥有或从事管理大规模工业企业者。

实业救国论

拼音:shí yè jiù ɡuó lùn 首字母大写:SYJGL五笔:pu oh giyt l ywx 实业救国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近代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业。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百日维新

拼音:bǎi rì wéi xīn 首字母大写:BRWX五笔:dj jjjj xwy usr 百日维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棉铁主义

拼音:mián tiě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MTZY五笔:srm qtg y yr 棉铁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于1910年提出的经济思想。主张以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振兴实业。认为优先发展这两种工业,即“操经济界之全权”,可减少对外贸易逆差。

南洋公学

拼音:nán yánɡ ɡōnɡ xué 首字母大写:NYGX五笔:fm iu wc ipb 南洋公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设师范院、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中学堂)、上院(即大学堂)四院。1903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为交通大学。

张謇(1853-1926)

拼音:zhānɡ jiǎn (1853-1926)首字母大写:ZJ(1853-1926)五笔:xta pawy (1853-1926) 张謇(1853-1926)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从事实业,先后创办纱厂、垦牧和轮船公司等,又举办师范学校、博物苑等文化事业。参与发起立宪运动,任江苏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回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后病逝。

孔祥熙(1880-1967)

拼音:kǒnɡ xiánɡ xī (1880-1967)首字母大写:KXX(1880-1967)五笔:bnn pyu ahko (1880-1967) 孔祥熙(1880-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西太谷人。早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4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不久赴南京,历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中国银行总裁。1947年去美国治病。1962年到台湾。1966年再度去美国。

黄佐卿(1839-1902)

拼音:huánɡ zuǒ qīnɡ (1839-1902)首字母大写:HZQ(1839-1902)五笔:amw wda qtvb (1839-1902) 黄佐卿(1839-190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实业家。浙江湖州人。曾在上海任洋行买办。1881年从法国订购机器设备,创办公和永缫丝厂,为上海最早的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曾由张之洞委派主持湖北缫丝局。后丝厂破产关闭,病死。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