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部

拼音:suǒ bù 首字母大写:SB五笔:rn ukb 所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管辖的部门或管领的部属。

陈炯明(1877-1933)

拼音:chén jiǒnɡ mínɡ (1877-1933)首字母大写:CJM(1877-1933)五笔:ba omk je (1877-1933) 陈炯明(1877-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东军阀。广东海丰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鼓吹“联省自治”,反对孙中山北伐统一的主张,1922年4月被孙中山免职。同年6月发动武装叛乱。1923年被孙中山领导的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潮梅一带。1925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歼灭。后死于香港。

邓禹(2-58)

拼音:dènɡ yǔ (2-58)首字母大写:DY(2-58)五笔:cb tkm (2-58) 邓禹(2-58)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汉大臣。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新莽败亡后投刘秀,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拜大司徒。不久渡河入关,所部号称百万。却屡败于赤眉军,至全军覆没。刘秀统一全国后,被封为高密侯。明帝时,追念开国功臣功绩,将二十八名功臣图画于洛阳南宫云台,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居首。

奉系军阀

拼音:fènɡ xì jūn fá 首字母大写:FXJF五笔:dwg txi pl uwa 奉系军阀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奉天(今辽宁)籍军阀张作霖为首领。在日本支持下,长期统治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控制北洋政府。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所部由其子张学良统率,宣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都幙

拼音:dōu mù 首字母大写:DM五笔:ftjb mhad 都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湘贵地区少数民族酋长对其所部头领的称呼。

三一八惨案

拼音:sān yì bā cǎn àn 首字母大写:SYBCA五笔:dg g wt ncd pvs 三一八惨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奉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英美法意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琪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吴淞之战

拼音:wú sōnɡ zhī zhàn 首字母大写:WSZZ五笔:kgd iswc pp hka 吴淞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6月英国舰队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起抗击,击伤敌舰多艘。后因两江总督牛鉴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与所部官兵英勇战死。吴淞炮台失陷,英军占据宝山、上海。

张勋(1854-1923)

拼音:zhānɡ xūn (1854-1923)首字母大写:ZX(1854-1923)五笔:xta kme (1854-1923) 张勋(1854-1923)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投靠袁世凯。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滥杀民众。为表示效忠清室,所部禁止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率兵进入北京,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后为段祺瑞击败。病死于天津。

操江

拼音:cāo jiānɡ 首字母大写:CJ五笔:rkks ia 操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清顺治元年沿置﹐兼巡抚安﹑徽﹑宁﹑池﹑太﹑广﹐驻安庆。至康熙元年省操江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安徽巡抚。因明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故亦有操江御史﹑操江都御史之称。 2.在江上操练兵卒。

闯王

拼音:chuǎnɡ wánɡ 首字母大写:CW五笔:ucgd ggg 闯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李自成的称号。高迎祥率饥民起义时自称闯王。他牺牲后,所部共推李自成为闯王。又称李闯王。参阅《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123 共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