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王光祈(1892-1936)
拼音:wánɡ ɡuānɡ qí (1892-1936)首字母大写:WGQ(1892-1936)五笔:ggg ig pyr (1892-1936) 王光祈(1892-1936)的同义词反义词
音乐学家。四川温江人。1914年入北京中国大学攻读法律。1918年参与创建“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学。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曾以比较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东西方音乐,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有论著《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纲要》等。
顾仲彝(1903-1965)
拼音:ɡù zhònɡ yí (1903-1965)首字母大写:GZY(1903-1965)五笔:dbd wkhh xoxa (1903-1965) 顾仲彝(1903-1965)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浙江余姚人。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有剧作《孤岛男女》、《梁红玉》,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等。
陈大悲(1887-1944)
拼音:chén dà bēi (1887-1944)首字母大写:CDB(1887-1944)五笔:ba dd hdh (1887-1944) 陈大悲(1887-1944)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活动家、剧作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早年曾演新剧,后去日本学习戏剧。1921年参与组织民众戏剧社。后在北京开展爱美的戏剧运动。1940年曾在汪伪政府外交部任职。1944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旋遭暗杀。有剧本《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论著《爱美的戏剧》等。
高阳(1926-1992)
拼音:ɡāo yánɡ (1926-1992)首字母大写:GY(1926-1992)五笔:ymk bj (1926-1992) 高阳(1926-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原名许晏骈,浙江杭州人。曾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949年随军去台湾。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中央日报》特约主编。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慈禧前传》、《清宫外史》、《红顶商人》、《荆轲传》、《风尘三侠》,论著《高阳说诗》等。
世阿弥(1363-1443)
拼音:shì ā mí (1363-1443)首字母大写:SAM(1363-1443)五笔:anv bs xqi (1363-1443) 世阿弥(1363-1443)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能乐演员、谣曲作家。与其父观阿弥共同改革能乐表演艺术。作有能乐论著《能作书》、《花传书》以及谣曲(即能乐脚本)《羽衣》、《弓八幡》等。
熊佛西(1900-1965)
拼音:xiónɡ fó xī (1900-1965)首字母大写:XFX(1900-1965)五笔:cexo wxj sghg (1900-1965) 熊佛西(1900-1965)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江西丰城人。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戏剧。回国后历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校长、中央青年剧社社长、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有剧作《一片爱国心》、《王三》、《上海滩的春天》,论著《佛西论剧》、《写作原理》等。
白杨(1920-1996)
拼音:bái yánɡ (1920-1996)首字母大写:BY(1920-1996)五笔:rrr snr (1920-1996) 白杨(1920-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杨成芳,湖南湘阴(今汨罗)人。女。1931年从影。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上海影人剧团,赴重庆演出抗日剧目。建国后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主演影片有《十字街头》、《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论著有《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等。
郭熙
拼音:ɡuō xī 首字母大写:GX五笔:ybb ahko 郭熙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画家。字淳夫,温县(今属河南)人。1068-1077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迁待诏。擅画山水,早年较细腻工巧,晚岁则转为雄壮爽健。与子郭思合著《林泉高致》,是重要的山水画论著。有《早春图》等存世。
刘熙载(1813-1881)
拼音:liú xī zǎi (1813-1881)首字母大写:LXZ(1813-1881)五笔:yj ahko fal (1813-1881) 刘熙载(1813-188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