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

拼音:wǎn qiū 首字母大写:WQ五笔:pq rth 宛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名。古宛丘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宛丘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传县东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毛传。

宣德郎

拼音:xuān dé lánɡ 首字母大写:XDL五笔:pgj tfl yvb 宣德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吐蕃

拼音:tǔ bō 首字母大写:TB五笔:kfg ato 吐蕃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全部,盛时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其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姻,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统间改称乌斯藏。

屯卫

拼音:tún wèi 首字母大写:TW五笔:gbn bg 屯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1.驻兵守卫。 2.指兵卫之所。 3.隋唐时禁卫军的一种。隋开皇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唐龙朔改称左右威卫,五代周避郭威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西康省

拼音:xī kānɡ shěnɡ 首字母大写:XKS五笔:sghg ovi ith 西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旧省名。1914年设川边特区,1928年改设省。1950年金沙江以西部分改称昌都地区(1956年划归西藏自治区)。1955年撤销建制,划入四川省。

下官

拼音:xià ɡuān 首字母大写:XG五笔:gh pn 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武卫

拼音:wǔ wèi 首字母大写:WW五笔:gah bg 武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以武力藩卫。 2.军制名。汉末曹操为丞相,设武卫营。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因隋制。宋沿其制。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仙音院

拼音:xiān yīn yuàn 首字母大写:XYY五笔:wm ujf bpf 仙音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蒙古汗国中统元年设立的掌管乐工的机构。元王朝建立后改称玉宸院。亦用以泛称宫廷音乐机构。

宪台

拼音:xiàn tái 首字母大写:XT五笔:ptf ck 宪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汉改称汉御史府为宪台。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 2.旧时对上官的尊称。

小学堂

拼音:xiǎo xué tánɡ 首字母大写:XXT五笔:ih ipb ipkf 小学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
1617181920 共2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