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748-约799)
拼音:lú lún (748- yuē 799)首字母大写:LL(748-Y799)五笔:hnr xwx (748- xq 799) 卢纶(748-约799)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字允言,蒲州(今山西永济)人。曾任河中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唱和赠答之作。有《塞下曲》等名篇。有《卢纶集》。
鹿苑
吕梁
拼音:lǚ liánɡ 首字母大写:LL五笔:kk ivw 吕梁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位于黄河与汾河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夏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
2.水名。也称吕梁洪。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
裴松之(372-451)
拼音:péi sōnɡ zhī (372-451)首字母大写:PSZ(372-451)五笔:hdhe swc pp (372-451) 裴松之(372-451)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宋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大量史料。
米芾(1051-1107)
拼音:mǐ fú (1051-1107)首字母大写:MF(1051-1107)五笔:oyt agm (1051-1107) 米芾(1051-1107)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人称“米颠”。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爽劲豪迈。画山水有“米家山”之称。亦工诗文。著有《书史》、《画史》及《山林集》(已佚,存辑本《宝晋英光集》)。
南禅寺
拼音:nán chán sì 首字母大写:NCS五笔:fm pyuf ff 南禅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李家庄西侧。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大佛殿内无柱,只用两根通长的四椽栿承载着上部屋架。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存已知最古的木构建筑物。殿中十七尊塑像﹑佛座以及石塔﹑石狮等都是我国唐塑中的佳作。1974年进行了维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绵山
郿鄠
拼音:méi hù 首字母大写:MH五笔:nhbh ffnb 郿鄠的同义词反义词
1.陕西省郿县(今眉县)和鄠县(今户县)的并称。亦指由这两个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流行于山西﹑甘肃一带。
藐姑射
拼音:miǎo ɡū shè 首字母大写:MGS五笔:aer vd tmd 藐姑射的同义词反义词
1.神话中的山名。《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或以为即古之石孔山,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
2.指仙女。
鸣条
拼音:mínɡ tiáo 首字母大写:MT五笔:kqg ts 鸣条的同义词反义词
1.风吹树枝发声。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3.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