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科

拼音:shí kē 首字母大写:SK五笔:fg tufh 十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科举取士的十项科目。元佑元年,据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奏设。名目是:一﹑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二﹑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三﹑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四﹑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五﹑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六﹑学问该博可备顾问科;七﹑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八﹑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九﹑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十﹑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参阅《宋史.哲宗纪一》﹑《宋史.选举志六》。

试额

拼音:shì é 首字母大写:SE五笔:ya ptkm 试额的同义词反义词
1.考试取士的名额。

郢匠

拼音:yǐnɡ jiànɡ 首字母大写:YJ五笔:kgbh ark 郢匠的同义词反义词
1.楚郢中的巧匠,名石。《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郢匠"喻指文学巨匠。 2.喻指衡文取士的考官或砥砺切磋的师友。

诏选

拼音:zhào xuǎn 首字母大写:ZX五笔:yvk tfqp 诏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1.皇帝下诏任命。 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制策

拼音:zhì cè 首字母大写:ZC五笔:tgm tsm 制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知贡举

拼音:zhī ɡònɡ jǔ 首字母大写:ZGJ五笔:td am igwg 知贡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于一二品大臣中简派,满汉各一,仅管考场事务,不负阅卷取士之责。

制举

拼音:zhì jǔ 首字母大写:ZJ五笔:tgm igwg 制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大科

拼音:dà kē 首字母大写:DK五笔:dd tufh 大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人谓之大科。清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2.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贡计馆

拼音:ɡònɡ jì ɡuǎn 首字母大写:GJG五笔:am yf qnp 贡计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方派遣进京贡献方物的人的住所。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则作为各州府应选士子的住所。

餬名

拼音:hú mínɡ 首字母大写:HM五笔:wvde qk 餬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科举取士,为防止弊端,把试卷上的姓名用纸糊住,称"餬名"。
12345 共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