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勒帛

拼音:hónɡ lè bó 首字母大写:HLB五笔:xa afe rmh 红勒帛的同义词反义词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贿选

拼音:huì xuǎn 首字母大写:HX五笔:mde tfqp 贿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用财物买通选举人使选举自己或跟自己同派系的人。

黄丕烈(1763-1825)

拼音:huánɡ pī liè (1763-1825)首字母大写:HPL(1763-1825)五笔:amw dhgd gqjo (1763-1825) 黄丕烈(1763-182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藏书家、校勘家。字绍武,号尧圃,江苏吴县人。乾隆举人。官主事,辞官后杜门著述、校书。喜藏书,尤好宋本。藏书处斋号有士礼居、百宋一廛等。著有《仪礼校正》、《百宋一廛书录》等。其为所见珍本的题跋,后人编为《士礼居藏书题跋》等。

会试

拼音:huì shì 首字母大写:HS五笔:wfc ya 会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清两代各省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

间接选举(间jiàn)

拼音:jiàn jiē xuán jǔ ( jiān j i à n )首字母大写:JJXJ(JJIàN)五笔:uj ruv tfqp igwg ( uj j i à n ) 间接选举(间ji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直接选举”的对称。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出的选举。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通过间接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出。

科甲

拼音:kē jiǎ 首字母大写:KJ五笔:tufh lhnh 科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甲、乙等科,后来因称科举为科甲:~出身(清代称考上进士、举人的人为科甲出身)。

俊士

拼音:jùn shì 首字母大写:JS五笔:wcw fghg 俊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郑玄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孔颖达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以......更多

连捷

拼音:lián jié 首字母大写:LJ五笔:lp rgv 连捷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考试连续中式。一般指乡试考中举人后,接着会试又考中进士。

魁解

拼音:kuí jiě 首字母大写:KJ五笔:rqcf qev 魁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科举制乡试中式的第一名。唐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明清乡试称解试,故中式的举人第一名称魁解,又称解元。

林纾(1852-1924)

拼音:lín shū (1852-1924)首字母大写:LS(1852-1924)五笔:ss xcn (1852-1924) 林纾(1852-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后思想转向保守,晚年反对新文化运动。曾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译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有《畏庐文集》等。
678910 共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