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
二十四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jié1.见"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jié qì指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四节
四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jié1.指春﹑夏﹑秋﹑冬四季。 2.指四时的节日。 3.指兽类四肢的关节。
折纳
折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é nà1.唐时实行两税法,称按钱折价交纳粟帛为折纳。宋时亦称以产业偿还官欠。参阅《旧唐书.食货志二》﹑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二十四时
二十四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shí1.即二十四节气。 2.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卦气
跳虫
跳虫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chóng1.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2.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
二十四气
二十四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qì1.见"二十四节气"。
傣历
傣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i lì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为29.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
处暑
处暑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chù shǔ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2.北方人称农历七月间的小蜻蜓为"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