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
曲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qǔ diào1.指歌曲。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曲调(qǔ-)
曲调(qǔ-)的同义词反义词
qǔ diào1.即“旋律”。歌曲或戏曲的调子。2.指歌曲。
知音
知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yīn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剪靛花
剪靛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diàn huā1.民间曲调名。清乾隆年间流行。一般四句二十四字,第三﹑四句或全叠,或叠最后二﹑三字,或完全不叠。常来回翻三五次为一曲。亦有在中间插入其他曲调者。又有《满洲剪靛花》,则加"阿拉拉"衬字。牌子曲中亦常用此调。
慢调
慢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tiáo/diào1.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也有由单调小令演化为中调﹑长调而称慢的,如《浪淘沙慢》﹑《木兰花慢》等。
改弦易调
改弦易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i xián yì diào调整乐弦,更换曲调。比喻改变态度或做法。
挂枝儿
挂枝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à zhī/qí ér/er一作《倒挂枝儿》或《挂枝词》。民间曲调名。为北方民间曲调《打枣竿》流行至南方的改称。盛行于明天启、崇祯年间。一般七句四十一字,可加衬字,平仄韵通押。内容多写恋情。明代小说中常填此调,用于嘲谑。
柳永(987-1053)
柳永(987-1053)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yǒng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曾任余杭令、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作品多为慢词,喜用俗语填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更多
长短句
长短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duǎn jù“词”的别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由于音乐上的要求,词采用长短句,而其句子的长短又须依照曲调的节拍。宋代不少词人的词集题名“长短句”,如秦观的《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等。
乐文
乐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wén1.音乐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