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正
驳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zhèng1.批驳纠正。
中允
中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ǔn1.官名。汉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南朝宋齐称中舍人。唐贞观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清末废。 2.公正。
执正
执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zhèng1.主持公道。 2.谓驳正,纠正。 3.谓秉公处治。
缴还
缴还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o/zhuó huán/hái1.唐时给事中,宋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 2.交还。
缴驳
缴驳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o/zhuó bó1.驳还。唐宋时特指门下省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 2.驳议。
辨谤
辨谤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bàng1.对别人的毁谤加以申辩和驳正。辨﹐通"辩"。
辩斥
辩斥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chì1.辩驳﹐驳正。
门下省
门下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n xià shěng/xǐng1.亦省称"门下"。 2.官署名。后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封驳
给事中
给事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gěi/jǐ shì zhōng1.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魏或为加官,或为正官。晋代始为正官。隋唐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元以后废门下省而设给事中。明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违失之权。清代隶属都察院,与御史同为谏官,故又称给谏。省称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