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dōng kuài shū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zàng gōng lù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市舶使

市舶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bó shǐ1.官名。唐代在广州等地设市舶使,掌海外贸易﹑关税等。

希腊人

希腊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là/xī rén希腊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塞浦路斯及美国、独联体各国、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等地。约1165万人(1985年)。讲希腊语。多信东正教,少数信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商业和海运业发达。

平牒

平牒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dié1.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地互通文牒,谓之"平牒"。

彩调剧

彩调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diào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有“彩调”、“彩灯”、“耍牡丹”、“采茶戏”、“嗬海戏”等名称。1955年定今称。起源于民间采茶歌,清道光年间已有以三小戏形式演出。唱腔属曲牌体,分腔、板、调三大类。剧目有《刘三姐》、《三朵小红花》等。

徽剧

徽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ī jù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旧称徽调。

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zhōu píng huà曲艺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清初形成于江苏扬州,用扬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和市井生活题材为主。

抓饭

抓饭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 fàn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的传统饭食。流行于新疆等地。用大米、羊肉、羊油或青油、胡萝卜、洋葱、葡萄干等,经炸、炒、煮、焖等工序制成的甜味饭。进餐时,盛入盘内,大家围坐抓食,故称。

担担面

担担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dàn/dǎn dān/dàn/dǎn miàn1. [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2122232425 共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