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易乱
以暴易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bào yì luàn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侨寄法
侨寄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jì fǎ1.两晋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王导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党羽
党羽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g yǔ指恶势力集团内的羽翼:土匪头目及其党羽常出没其间。
利施
利施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shī1.谓施展势力。 2.谓布施财物。
剧虏
剧虏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 lǔ1.势力强大的敌寇。
唐太宗(599-649)
唐太宗(599-649)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tài zōng (599-649)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后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嚈哒
嚈哒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dā1.古代西域国名。为大月氏的后裔,一说为高车的别种。五世纪中分布于今阿姆河之南。东罗马史家称之为"白匈奴"。建都拔底延城。势力曾达到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北魏太安以后,每遣使节至北魏。后为突厥木杆可汗所破,部落分散。参阅《魏书.西域传.嚈哒》。
地头蛇
地头蛇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tóu shé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地煞
地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shā/shà1.星相家所称主凶杀之星。 2.泛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
大亨
大亨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ēng1.犹大通﹐顺畅无阻。 2.旧时上海称有势力的官绅﹑富商或大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