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静

主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jìng1.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丽牲

丽牲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lí shēng1.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 2.借指碑石。

九命

九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mìng1.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们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级亦称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太师时作......更多

九门

九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mén1.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罔﹑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郑玄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皋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也﹑关门也。"后用以称宫门。 2.指宫禁。 3.借指天子。 4.指旧北京外城的九个门。 5.天门。 6.借指九天。

九龄

九龄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líng1.九岁。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郑玄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五秀

五秀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xiù1.五行秀异之气。语本《礼记.礼运》:"故人者……五行之秀气也。"孔颖达疏:"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义﹑礼﹑知﹑信。"

五经

五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īng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

五经库

五经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īng kù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比喻熟读五经的人。

亚駝

亚駝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tuó1.亦作"亚驼"。 2.神名。宋代出现《诅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为秦王告求大神制克楚兵。唯大神名称,三刻石各异,其一为亚駝。亚駞,即《礼记.祀器》中所言恶池(今之滹沱河),盖以水名为神名。

代耕

代耕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gēng1.旧时官吏不耕而食,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语本《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 2.指以某种职业或手段谋生,以代农耕所入。 3.解放前,各革命根据地政府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和干属实施的一种优待。由政府派工或包给群众代耕其土地。解放后继续实行,直到合作化时期。 4.农业机械站用拖拉机代农民耕种,收取规定的费用。
12345 共5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