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shǐ zhī luàn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dū hù fǔ唐朝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于高昌设立,后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还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重兵。790年,治所为吐蕃攻陷。
安釐王
安釐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wáng1. 名圉(yù),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xī,同“僖”。
宋太祖(927-976)
宋太祖(927-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sòng tài zǔ (927-976)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更多
富士山
富士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shì shān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的火山。在本州岛中南部。最高点海拔3776米。山体呈典型的圆锥形。自公元8世纪以来火山喷发十八次,现仍有喷气和地热现象。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风景优美,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富士山被日本人民奉为“圣山”,看作是国家的象征。
寻戈
寻戈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gē1.动用刀兵。语出《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杜预注:"寻﹐用也。"
寿县
寿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xiàn在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寿春,曾为战国楚都。前秦王苻坚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中兵败于此。人口122万(1995年)。古迹有淮南王墓、芍陂、孙叔敖祠、报恩寺。
岁差
岁差的同义词反义词
suì chā由于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作用及地轴对黄道的倾斜,引起春分点向西移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公元前150年前后,由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首先发现。中国最早定出精确岁差值的天文学家是晋代虞喜(281-356)。
左传
左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chuán/zhuàn书名。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著。纪事起于公元前722年,终于前464年,资料丰富,叙事详明,文笔优美。
左冯翊
左冯翊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féng/píng yì1.官名;政区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内史置。为拱卫首都长安的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