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
(杂语)塑土为像也。
陔余丛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实不自佛家始。
史记:帝乙为偶人以象天神,与之博。
则殷时已开其端。
国语: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写其形而祀之。
国策:宋王偃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厕。
则并有铸金者。
孟子有作俑之语。
宋玉招魂亦云像设。
魏文侯曰:吾所学者乃土梗耳。
又国策秦王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
又孟尝君将入秦,苏代止之曰:土偶与桃梗相遇。
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岁八月雨降,则汝残矣。
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残则复西岸耳。
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削子以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税驾也。
则泥塑木刻,战国时皆已有之矣。
又韩非子记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
此又塑像之秘诀。
至佛像,自汉武击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归。
然则佛像本用金铸,其后有用土木者,则转从入中国以中国法为之耳。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039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