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故事)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

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

”(取意)。

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妒路藏与阿毗昙藏。

”(取意)。

四分律五十四曰:“初大迦叶与五百大比丘至王舍城,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阿难结集修多罗藏与阿毗昙藏,既结集三藏后,长老富罗那率五百比丘来,迦叶更对此比丘等如上结集三藏。

”(取意)。

智度论二曰:“大迦叶欲结集三藏,至王舍城阇崛山中告阿阇世王赐我等食,日日送付,今我等为结集经藏,不作他行,三月安居于此。

先十五日说戒时集大众,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之,一千人中,独阿难一人未尽余垢。

迦叶自禅定起,携阿难手从众中出,言今清净众中欲结集经藏,汝余垢未尽,不可住此,阿难深惭耻悔责,其夜中尽余垢为阿罗汉,直入加于千数。

于是使阿难先结集修妒路法藏,次使优波利结集毗尼藏,后复使阿难结集阿毗昙藏。

”(取意)。

毗尼母经三曰:“大迦叶先于王舍城耆阇掘山竹林精舍中集五百比丘,使难阿结集第一毗尼藏,第二修妒路藏,第三阿毗昙藏之三藏,后富兰那偕比丘五百人来加之。

”(取意)。

已上皆记三藏之结集,比丘之数与结集者小有异。

僧祇律三十二曰:“与一千大比丘同至王舍城刹帝山窟,敷置床褥,庄严世尊座,世尊座左面,敷舍利弗座,其右面敷目犍连座,次敷大迦叶座,如此次第敷五百座,办四月供养,为结集法藏,悉断外缘。

尔时一千人中选取五百,使阿难先结集四阿含及杂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

”(取意)。

五分律三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使优波离先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

”(取意)。

善见律一曰:“阿阇世王为结集者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造讲座,大迦叶得五百比丘来此,先使优波离结集毗尼藏,次使阿难结集法藏。

”(取意)。

已上僧祇律与善见律皆不言第三阿毗达磨藏之结集。

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大迦叶集八万四千众,使阿难结集第一契经藏,第二律藏,第三阿毗昙藏,第四杂藏(此中有方等大乘)弥勒菩萨在座称善哉”(取意)。

撰集三藏传曰:“于摩竭陀僧伽尸城北,迦叶聚八万圣者,使阿难结集四藏,一经藏,二律藏,三法藏,四杂藏。

”(取意)。

已上增一阿含经与撰集三藏传所说皆同,大众部之义也。

故虽不自言窟外,而为窟外之结集无论矣(义林章二本,决撰集三藏传为大众部之义,唯识同学钞三之五、决今增一阿含经为大众部之经)。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120021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