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

(名数)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

天台以之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别立圆教菩萨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

又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理性虽如是,然以未闻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

二、名字即,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之道,而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者。

三、观行即,不惟解知名字,更进而依教修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者。

此位修随喜读诵等五品(法华之所说)观行,称为五品弟子位。

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者。

入此位,则得法华经所说六根清净之德,故称为六根清净位。

五、分真即,依相似之观力,而发真智,始断一分之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

于自此以后九住乃至等觉之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之无明,而分见法性者。

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妙觉也。

六者次第前后之浅深,即者是之义,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显前后为不二。

虽由智(悟)情(迷)之浅深,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即是。

以六治上慢。

以即免自屈也。

止观一之三曰:“此六即者,始凡终圣。

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

”辅行一之三曰:“体不二义,故名为即。

”又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

”观经妙宗钞上曰:“即者是义。

”天台大师有六即义一卷。

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09566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