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

(术语)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

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三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三乘也。

一声闻乘,又云小乘。

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

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者。

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

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于其最后之生不依如来之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十二因缘之理,以证辟支佛果者。

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者。

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

是为大乘之三乘,故不摄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种,【参见: 二乘】)。

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

(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二)小乘之声缘菩三乘也。

又称小中大,皆灰身灭智,故此中之声缘,即是愚法。

四教仪注上曰:“三乘,乘以运载为义,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

”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

(中略)如小论中自有声闻缘觉法及佛法。

”(三)大小合论之声缘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

此中之菩萨乘摄一乘,声缘二乘,摄愚法不愚法之二类。

五教章上二曰:“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

”(四)一、一乘。

如华严法华明一切皆成佛者。

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别立三乘之得道者。

三、小乘,执于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

见五教章上。

是由大小合论之三乘中菩萨乘闻一乘,由其二乘别开愚法之一类也。

密教以第一类之三乘为法佛内证之三密。

声闻依声教而悟道,故配之于语密,缘觉只心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配之于意密,菩萨以大悲利他之故,舍身于娑婆界,而广修六度万行,故配之于身密。

菩萨之行,通于三业,而于身业最重,故且为身密。

三业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萨之行广兼三业,故寄于总德而配之于身密。

然而法华经以三乘为方便,一佛乘为真实。

会三乘而归于一乘也。

然密教之见,以为三乘即法佛内证之三密。

故三乘之行不动,直以为秘密佛乘之体也。

故大日经疏三,释经之通达三乘文曰:“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

”详见秘藏记钞七。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83050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