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略十广
(名数)摩诃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为十广。
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为五略。
摩诃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为十: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
”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为五,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
”是也。
发大心者,修止观,先须发大菩提心,乃明四弘誓愿。
修大行者,示十广第七正观之大意,明四种三昧......更多
五百世怨家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
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
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
”查询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宝,逢摩竭鱼,中有一优婆塞,念佛而免危难。
见智度论七,经律异相四十三。
五百小乘
(流派)小乘分五百部。
【参见: 五百部】
五百幼童聚沙兴塔
(传说)五百幼童相结为伴,日日游戏,但至江水,聚砂兴塔,各言塔好,虽有善心,而宿命福薄,时天卒雨,江水暴涨,漂流溺死。
佛告众人,五百童子生于兜率天,皆同发心为菩萨行。
佛放光明,使其父母见子所在,佛遥呼五百童子来。
时皆住虚空中,散华于佛,下稽首言,蒙世尊恩,身虽丧亡,得见弥勒。
见出生经,经律异相四十四。
五百弟子品
(经名)【参见: 五百弟子授记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经名)法华经卷四第八品之名,此品说下根之弟子,授成佛之记别者。
受记别之弟子,总有千二百人,分之为二段,初先授记于富楼那一人,后总授记于余人。
然则自人数上言之。
应言为千二百弟子授记品也。
惟其千二百人中五百人皆为有同一名号之如来。
又此五百人一同有立述领解等之特殊事。
故特揭五百为品名。
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五百弟子各说本因。
五百生怨
(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
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
其母见已,趁之语曰:汝狼何以将吾儿去?
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于五百生中尝食我儿。
我今杀汝儿,此乃怨仇相报,何以生嗔?
”
五百身因
(术语)谓五百比丘各说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
依涅槃经三十五,五百比丘,对舍利弗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思惟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
某比丘言爱与无明为身因,得阿罗汉果。
有比丘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为身因。
次诣佛前,问其说正不正。
佛答一一无非正说,且言欲界众生,以父母为身因。
又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前二十九品诸弟子各明其本尔之因缘,第三十品佛自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