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厥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盛,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更多

素问·天元纪大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更多

素问·六微旨大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呜呼!

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

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

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

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

阳明之右,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厥阴治之;

厥阴之右,少阴治之......更多

素问·解精微论

作者: 佚名 黄帝内经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

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

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

帝曰:在经有也。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出也。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更多

水部·潦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

”考潦水一词,《辞源》释其有积水之义。

降注雨水和淫雨是指大而多的雨水。

由此可见,潦水就是在大而多的雨水中所取的积水。

关于潦水的出处,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转引金代医家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更多

水部·洗手足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主治《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显然,洗手足水就是洗过手足的水。

此水在宋代医药文献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水部·洗儿汤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主治《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

可见,洗儿汤就是给小儿洗过身子的温开水。

该药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通过以上初步考释,笔者发现《本草纲目》水部10种新增药物中,有潦水、神水、铜壶滴漏水、磨刀水、洗手足水、洗儿汤等6种药物系......更多

祝盟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

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

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

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

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

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

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更多

铭箴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虡而招谏。

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

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

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

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慎德。

盖臧武仲之论铭也,曰∶“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

”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楛矢,令德之事也;

吕望铭功于昆吾,仲山镂绩于庸器,计功之义也;

魏颗纪勋于景钟,孔悝表勤于卫鼎,称伐之类也。

若乃飞廉有石棺之锡,灵公有夺里之谥......更多

史传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轩辕之世,史有苍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曲礼》曰∶“史载笔。

”史者,使也。

执笔左右,使之记也。

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

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也。

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

洎周命维新,姬公定法,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更多

3132333435 共746条